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食道癌 > 口腔细菌带来食管癌风险

口腔细菌带来食管癌风险

2017-01-04 来源:食管癌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牙科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叫做Porphyromonas gingivalis的细菌在61%的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病人体内存在,该细菌本身与牙龈疾病的发生有关。与之相比,该细菌仅在12%的癌细胞周围组织内存在,而在正常的食管组织中检测不到该种细菌。

  领导该项研究的华人科学家HuizhiWang这样说道:“这项研究首次表明P.gingivalis感染可能是促进ESCC发生的一个新风险因素,该种细菌还可能成为这类癌症诊断过程中的一个新的生物学标记物。如果这些数据得到进一步证实,那将表明清除一种常见的口腔病原体就可能帮助减少ESCC的患病人数。”

  据了解,食管癌主要有两种类型:腺癌和鳞状细胞癌。鳞状细胞癌在发展中国家更为常见。

  在这项研究中,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研究人员与中国河南科技大学临床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合作,他们检测了100名ESCC患者以及30名正常对照的组织样本。P.gingivalis本身能够表达一种叫做赖氨酸-牙龈菌蛋白酶的分子,通过检测该分子的表达以及食管组织内的细菌DNA,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与癌细胞周围组织以及正常组织,ESCC病人的癌组织内存在更多的P.gingivalis,并且P.gingivalis的出现还与癌细胞分化,转移以及病人的整体生存率存在相关性。

  据HuizhiWang透露,目前有两种可能的解释:ESCC细胞为P.gingivalis的感染和生长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环境,或者P.gingivalis能够促进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如果前一种解释是正确的,那么使用一些抗生素可能会带来一定效果或者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其他治疗方法,靶向P.gingivalis最终摧毁癌细胞。

  如果能够证明P.gingivalis是引起ESCC的原因,将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这样就表明改善口腔卫生可能能够降低ESCC的发生风险,在牙菌斑中筛选P.gingivalis将有助于ESCC的筛查,并且使用抗生素或其他抗细菌治疗方法可能会阻止ESCC进展。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