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食道癌高发国,每年约有25万新诊断出的病例。它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病从口入”的癌症,其常见风险因素,都和饮食有关。
常吃烫食
食管黏膜正常耐受温度为40℃~50℃,如果超过65℃危害更大,可能造成损伤、溃烂等问题。虽然黏膜有自我修复功能,但反复刺激会造成长期损伤,进而可能诱发癌症。
饮用过热饮品可能导致的食管癌的比例尚不明确,但通常来说,饮品温度越高,患癌风险也越高。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于过热的饮品,应放凉一点再喝。福建和广东潮汕等地居民爱喝功夫茶、吃生滚粥,是食管癌的高发群体,尤其应当注意。
喜欢腌、熏、烤
腌制会使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明显增高,尤其是气温高于20℃时,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会增加,其含量越高,致癌性越大。常吃烧烤、熏制食品、油炸食品也会伤害食管。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河南、河北和山西是食管癌发生率的前三甲,这和河南杞县腌菜、河北沧州冬菜、山西的大头腌菜等当地居民喜食的高盐食物就有一定关系。
吃饭太急
吃太快会使食物不能进行充分咀嚼,颗粒粗糙的饭菜容易损伤食管黏膜上皮,引发急性炎症,久而久之,可能转变为慢性炎症,增加食道癌风险。
过量饮酒
2015年发布的“全国酒量调查”结果显示,河北、河南和山西全部进军全国十强。酒精会刺激食管黏膜,特别是60度以上的白酒,对食管黏膜的伤害更明显。
国外研究显示,食管癌患者中约60%都是嗜酒者,瑞典德隆大学研究发现,45岁以上的男性如果少饮酒甚至不饮酒,食管癌的患病风险会下降五成。
主食太硬
华北、华中地区以面食为主,老百姓爱吃烧饼、煎饼等比较粗糙和偏硬的食物,这些食物如果吃得过快或咀嚼不充分,也容易对食管黏膜造成伤害。
早期信号别忽视
看完这些,是不是觉得自己很可能也被食管癌盯上了?不论是你自己还是身边的亲友,一定要关注以下食管癌的早期信号。
吃饭容易噎着。吞咽食物有迟缓、滞留或轻微哽咽感,可自行消失,一段时间后会再出现,这是食管癌初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食管癌引起的吞咽困难,会不断加重。同时伴随哽噎症状的是呕吐,这其实是唾液和食管分泌物因受阻不能入胃而反流。
广谱抗肿瘤药,用于胃癌、食管癌、贲门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以及消化道盒呼吸道肿瘤围手术期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用药,并可用于抑制各种胃癌、食管癌、肠癌等的癌前病变。
健客价: ¥990软坚散结、解毒定痛、养血活血。用于食管癌瘀毒证,与放疗合用可增强对食管癌的疗效;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瘀毒证,对不宜手术、放化疗者有一定抑制肿瘤增长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用于中晚期胃癌(瘀毒证)的化疗辅助治疗,配合5-FU-DDP方案(5-FU、MMC、DDP),可改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
健客价: ¥102补益精气,健脾养心。对细胞免疫功能和血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用于食管癌、胃癌及原发性肺癌患者放、化疗所致的所阴两虚、心脾不足证。
健客价: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