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在中国开展的PD-1临床试验
目前免疫疗法的主力之一——PD-1抑制剂产品Keytruda已经在全球范围开启了III期临床试验,临床试验同样在中国多家医院开展。
2食管癌转移患者真实治疗记录
患者:
61岁,男性
既往病史: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高血压、III级慢性肾病,以2个月进展性吞咽困难及2周内体重下降10kg为主诉入院。
检查:
通过食道、胃、十二指肠镜进行病理检查,发现28cm真菌样易碎肿块,阻塞食管内腔,鼻内镜不能通过。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
食管粘膜发现组织上有一组低分化恶性上皮细胞,倾向于低分化鳞状细胞癌
另外PET/CT发现包括肝、骨、左肾上腺多发转移
首次诊断PET/CT提示原发灶在低胸椎食管,并在食管周围淋巴结、左上旁管和侧胃贲门部分有淋巴结转移
前期治疗:
患者接受9次化疗(卡铂+紫杉醇),每三周一次。6次化疗后,PET/CT显示患者在各病灶都有较好的部分缓解(PR)。化疗1-8次,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增重6kg。但第9次化疗后,PET/CT扫描显示食管末梢和左侧第四肋骨疾病进展。
多学科会诊后建议实行食管末梢和左侧第四肋骨同步放化疗,化疗药物为卡培他滨,食管末梢放疗剂量为4700cGy,20次分割;左侧第四肋骨放疗剂量为4500cGy,20次分割。同步放化疗六周后PET/CT扫描显示,食管病灶退缩,但食管周围淋巴结、左侧肾上腺、左侧第四肋骨进展
左侧第四肋骨重做病理,并进行MI(微卫星不稳定性)送检。PCR检测结果微卫星不稳定性状态为MIS(稳定)。在MI检查前,患者进行了三个周期的多西他赛三线化疗。多西他赛化疗过程中,患者肋骨处疼痛加剧,体重下降,出现临床进展。PET/CT扫描显示各病灶都出现疾病进展。MI检测结果还显示肿瘤中PD-L1表达(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表达为95%(图4),有潜在PD-1抑制剂(抗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受益可能。
PD-1抑制剂治疗:
患者开始使用Keytruda200mg,每三周一次。第2次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使用Keyturda6次后,PET/CT扫描显示右食管周围淋巴结完全缓解(CR),左肾上腺和左侧第四肋骨高代谢活动消失。
目前患者已经结束9轮Keytruda治疗,没有出现严重副作用,目前仍在接续接受每3周一次的Keytruda治疗。
食管癌的不良预后亟需能够提高患者治疗效果的有效方案。目前关于PD-1抑制剂用于食管癌的证据越来越多,但找到能获得明确受益的生物标志物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本文呈现的是之前接受了多线方案,并为PD-L1高表达的转移性鳞状细胞食管癌患者,在使用PD-1抑制剂之后显示了漂亮的缓解率,目前全球多中心的Keytruda治疗食管癌的III线临床正在开展中。
广谱抗肿瘤药,用于胃癌、食管癌、贲门癌、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治疗,以及消化道盒呼吸道肿瘤围手术期化疗,术后复发转移的预防用药,并可用于抑制各种胃癌、食管癌、肠癌等的癌前病变。
健客价: ¥990软坚散结、解毒定痛、养血活血。用于食管癌瘀毒证,与放疗合用可增强对食管癌的疗效;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瘀毒证,对不宜手术、放化疗者有一定抑制肿瘤增长作用,可改善生存质量;用于中晚期胃癌(瘀毒证)的化疗辅助治疗,配合5-FU-DDP方案(5-FU、MMC、DDP),可改善临床症状、生存质量。
健客价: ¥102补益精气,健脾养心。对细胞免疫功能和血象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用于食管癌、胃癌及原发性肺癌患者放、化疗所致的所阴两虚、心脾不足证。
健客价: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