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肠癌 > 结直肠癌术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提高疗效

结直肠癌术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提高疗效

2016-12-22 来源:肿瘤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随机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已表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降低结直肠癌(CRC)及大肠腺瘤的风险,从确诊之际开始服用阿司匹林/NSAIDs,可提高CRC的生存率。Ⅰ-Ⅲ期的CRC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不论是否采取辅助化疗均可提高疗效。

  随机临床试验和临床前研究已表明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降低结直肠癌(CRC)及大肠腺瘤的风险,从确诊之际开始服用阿司匹林/NSAIDs,可提高CRC的生存率。Ⅰ-Ⅲ期的CRC患者口服阿司匹林,不论是否采取辅助化疗均可提高疗效。

  瑞典哥德堡大学Sahlgrenska大学医院Lundberg癌症研究实验室的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随机接受3天口服NSAID(吲哚美辛西乐葆)术前治疗,可使活化的免疫细胞重新表达,从而减少疾病进展和提高生活质量。

  一项研究显示,肿瘤中COX-2过表达的患者生存期获得较大提高,然而另一项研究则显示,阿司匹林的有利影响不能仅归因于COX-2高表达,HLAⅠ类抗原也呈现为一个协变量。

  该实验室此前的研究提示,对CRC术前患者予以标准剂量的NSAIDs口服三天,可使肿瘤的mRNA和蛋白表达朝着生物有利的方向发生改变。

  染色体谱图呈现的显著上调和下调结果,显示6p21位点的转录激活突出,即MHC基因轨迹受限制。这个轨迹中有几种基因在口服NSAIDs治疗后上调,随后出现了活化免疫细胞对肿瘤浸润增加。

  在相同CRC患者中的进一步研究发现,与实体瘤相关基因干性和预后不良相关的几种标志物出现下调,包括属于WNT家族和骨形态蛋白(BMP)的干细胞相关基因。

  该实验室继续在相同的患者群体进行分析,以评价两种干细胞主调节因子的mRNA表达,转录因子OCT4(POU5F1)和SOX2,以及BMP7,属于干细胞巢的其他基因对于NSAIDs治疗后降低PROM1/AC133水平的作用机制。

  据报道,实体瘤中的microRNA可充当肿瘤抑制基因或肿瘤miRNA(oncomiRs),研究也同时评估NSAIDs对microRNA的影响。

  来自上述实验室的研究者ChristinaL?nnroth等通过研究证实:NSAIDs术前治疗可降低肿瘤侵袭性。详细结果在线发表于2014年9月的国际肿瘤杂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Oncology)。

  研究表明,NSAIDs使干细胞主要调节因子SOX2和肿瘤抑制基因miR-630增加,吲哚美辛使CRC的不良预后标志物BMP7下调。SOX2表达上调,而非其异二聚体结合配体OCT4的表达上调,可能意味着有一个负反馈回路可关闭肿瘤细胞保存干性基因的功能。

  作者通过对基因表达谱及继发事件的总体评价,认为经过NSAIDs治疗后的肿瘤侵袭性将降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