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领介绍,AAV具有感染范围广、病原性低和携带的治疗基因表达期长等优势,是目前最有前景的基因转移载体之一。然而,在临床基因治疗过程中,AAV感染范围广的特点,导致其可以感染靶细胞以外的细胞,既带来安全隐患,也会带来副作用。提高腺相关病毒的靶向性以及感染活性,是基因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周德敏团队建立了基于基因密码子扩展的蛋白质标记新方法,通过改变蛋白质翻译过程中终止密码子的功能,成功将自然界中不存在,但能人工合成的具有特殊性质的非天然氨基酸定点置入蛋白质中,进而实现在蛋白质任意位点温和、高效、快速、定量和特异引入各种修饰分子。
张传领课题组选择脑胶质瘤为腺相关病毒靶向基因治疗的研究对象,建立了病毒载体定点修饰进而引入靶头分子的方法,实现了将多个非天然氨基酸定点插入到AAV的任意特定位点,发现了腺相关病毒载体的结构修饰与靶向感染能力的构效关系,为病毒进一步修饰提供“把手”。通过在腺相关病毒载体的数个位点引入环形RGD(精氨酰-甘氨酰-天冬氨酸)分子,引导病毒靶向整合素高表达的脑胶质瘤细胞,在细胞水平靶向杀伤脑胶质瘤细胞的能力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