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肠癌 > 维生素及微量营养物质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维生素及微量营养物质与结直肠癌的关系

2016-03-2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结直肠癌(CRC)是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肿瘤。根据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统计,每年世界范围内有约600,000人死于CRC,使其成为全球致死率第四的肿瘤。

  尽管既往我国该病的发生率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然近40年来,随着经济的突飞猛进、国民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我国CRC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明显上升趋势。CRC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给社会经济及医疗事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结直肠癌多为散发,其中70%-90%的结直肠癌与饮食因素相关。大量移民流行病学和病因学研究认为,东西方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差异主要是源于饮食营养因素。因此,饮食最优化将有利于防治大多数结直肠癌的发生。

  维生素及微量营养物质

  1.维生素D:在纬度高、维生素D水平相对偏低的地区,结直肠癌常常高发,这从侧面印证了维生素D对于CRC的预防作用。维生素D可通过细胞信号传导途径及基因转录调解起到抗异常增殖和促进分化的作用。现对于维生素D的CRC预防作用基本达到共识,但是最佳的补充剂量仍缺乏相关数据支持。目前关于维生素D的剂效作用有待更多研究进一步探索。

  2.叶酸:叶酸的保护作用最早是在一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中发现的。根据目前研究结果,似只有食物中的叶酸才与结直肠肿瘤存在关系,而且相关研究证据并不充足。此外,叶酸的作用是和其他甲基供体(如蛋氨酸)以及甲基消耗物质(如酒精)等相关的。因此,叶酸的单独作用往往很难研究。

  叶酸盐和叶酸都在内源性代谢中转化为5-甲基四氢叶酸,后者进入一碳循环并作为主要的甲基供体为DNA核苷酸合成提供原料。DNA的高甲基化或低甲基化都是癌症发生的早期标志。当叶酸摄入不充足时,容易出现尿嘧啶的错配、DNA错误修复及表观遗传学变异(如低甲基化)等,引发DNA损伤,从而导致结直肠癌变。

  近期有分析表明,摄人超过平均量的食物叶酸能降低8%的CRC发生风险。但也有3篇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荟萃分析显示,补充叶酸对于结直肠腺瘤没有保护作用,甚至有证据表明叶酸可能导致新生物形成。

  因此,有学者推测叶酸在肿瘤形成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的作用:在初期缺乏叶酸会增加成癌的风险,而当进入进展期时,过多的叶酸反而会为异常增殖推波助澜。由于叶酸可能存在的双重作用,在什么年龄、怎样的状态下开始补充叶酸,就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3.硒:硒的摄人与结肠癌的病死率呈负相关。根据包含3个随机对照试验的分析结果显示,硒的最高摄人量组,相比于最低摄人量组,能降低33%的结直肠息肉发生率。硒进人人体后会形成含硒代半胱氨酸(Sec)的特殊蛋白SEP,该物质被认为与硒的抗肿瘤作用相关。

  SEP能够通过激活P53,增强其基因修复功能,保护DNA避免氧化损伤,诱导细胞凋亡,并在免疫系统和胰岛素信号传导中均发挥作用。SEP的氧化还原能力也使它在炎症的发生,尤其是环氧合酶2途径中发挥重要的信号传导作用。但服用硒存在副作用,包括增加糖尿病发生率等。因此,目前在不缺乏硒的人群中,并不提倡对其补硒。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