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随着世界科学与西医学突飞猛进,信息量之大空前,对中医学冲击巨大。“我认为,中医学必须将如此大量的信息消化、补充,促进自己发展。参西的位置已摆在前位,发展中医是根本。”张士舜称,因此他大胆将两者互换,提出“参西衷中”的中医发展思路。
“参西衷中,就是在传承中医的基础上发展中医,创新是所有科学的生命,中医学也不例外。”张士舜称,中医学不仅在原创思维上发展,且应与现代科学的发展交叉,不断吸收当代持续发展的宏观科学研发成果,实现跃升。
“参西衷中”思路下,肿瘤治疗更“现代”
在我国,平均每10秒就有一例癌症患者被确诊,而肿瘤又是复杂性疾病,传统中医用药模式并不能很好治疗这一疾病。面对这一现状,“参西衷中”治肿瘤显示出创新的重要性。
在张士舜治疗过的众多肿瘤患者中,得益于他“参西衷中”中医发展和治疗思路的患者占绝大多数。45岁的刘先生来自山西,15年前患食管癌,经张士舜治疗后痊愈。近期又感觉到烧心、下咽不利、腹胀,被确诊再次患上食管鳞状上皮原位癌和浅表性胃炎。
张士舜从中医角度断其症为“水湿之邪聚于食管,故见肿物进食不利,舌淡苔白腻,脉玄滑均为痰湿内阻之噎膈”,并以“化痰祛湿、扶正抗癌”为原则开药,作为治疗食管癌的根本。据此,他给刘先生开出明晰的药方: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长春花、红豆杉抗鳞癌效果佳,以此为君药;乌骨藤等为臣药;石沙地黄汤等为佐药;再以黄芩、甘草多靶点引药入经。
同时,张士舜应用中医惯用的“左金丸”,即黄连、吴茱萸5:1的比例,配合“乌贼骨、煅瓦楞”治疗刘先生的浅表性胃炎。其中乌贼骨、煅瓦楞两味中药是含碳酸钙药品,与西医中用碳酸钙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如出一辙。“这就是"参西衷中"发展思路下的治疗之道。西医是参照,中医是根本,用现代化的中医对抗癌症。”张士舜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