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消化内科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不应过分夸大上述食物的致癌作用,更不宜“闻肉色变”,吃加工肉不等同于结肠癌的发生。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表示,食用加工肉制品会导致结肠癌,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制品可使患结肠癌的风险会增加18%。“有限证据”表明“有致癌作用”可能主要引发结肠癌、直肠癌以及胰腺癌和前列腺癌,意味着加工肉被列为与烟草、石棉和柴油烟气同一类致癌物。加工肉包括以腌、熏或发酵等方式而制成的热狗、香肠、火腿、腌肉、肉干、罐头肉或肉类酱汁等。
对此,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消化内科贾林教授告诉记者,现已明确结肠癌发病为多因性(并非单因性),涉及遗传因素、食物和环境因素等诸多方面,其中高动物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是影响大肠癌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贾林认为,就个体而言,食用加工肉制品而患结肠癌的风险较小,但这种风险会随着食用量的增加和食用时间延长而明显提高,故不要过多食用火腿、香肠、肉干等加工肉制品,但同时反对过分夸大上述食物的致癌作用,更不宜“闻肉色变”,把进食加工肉制品直接等同于结肠癌的发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