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肠癌 > 教你读懂结直肠癌的危险信号 早期识别尽早治疗

教你读懂结直肠癌的危险信号 早期识别尽早治疗

2015-08-07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虽然结直肠癌病情隐匿,堪称是隐形杀手,但是稍加留意,还是不难发现其蛛丝马迹。吴华星教授提醒说,结直肠癌的一些危险信号,比如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腹部包块、黑便、贫血等,预示肠道有异常情况。

  这些预警信号往往不引人注目,经常被误认为是胃肠炎、消化不良、痔疮之类,最终丧失了宝贵的治疗机会。

  2014年的中国结直肠癌筛查共识提出:大便潜血阳性、一级亲属有结直肠癌病史、以往有肠道腺瘤病史、本人有癌症史、有排便习惯改变、符合以下任意2项者(慢性腹泻、慢性便秘、有黏液血便、慢性阑尾炎或阑尾切除史、慢性胆囊炎或胆囊切除史、长期精神压抑)均是结直肠癌的高危人群。同时,饮食因素,如高脂肪饮食、食物纤维不足,也增加了结直肠癌发病的可能。

  吴华星教授提醒,人们应该对肠息肉加以防范和警觉。腺瘤(肠息肉中的一种类型)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癌前病变。有研究提示,腺瘤特别是绒毛状腺瘤,其癌变率高达40%~50%。腺瘤、腺瘤病及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的长期病程均与结直肠癌有关。因此,虽然结直肠癌隐藏较深,但只要提高危机意识,对上述蛛丝马迹科学排查,有望及时捕捉到结直肠癌的踪迹。

  早期识别尽早治疗

  吴华星教授指出,早期发现结直肠癌的最可靠方法就是结肠镜检查,即由肛门将结肠镜送入肠腔,细致地观察每处肠黏膜改变,追踪病变的踪迹。通过结肠镜钳取可疑黏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就能够辨别结直肠癌的真面目。

  目前,对结直肠癌的治疗大多以外科手术为主。如果癌细胞局限在黏膜层或黏膜下层(即早期结直肠癌),小于2厘米的没有淋巴结、血管转移的病变,还可经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及剥离术,对黏膜内癌予以根治,既避免了外科手术创伤大的风险,又达到了恢复快、花费少的目的。文献报道,早期结直肠癌的术后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对于像腺瘤,也就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癌前病变,及时摘除这种腺瘤型息肉亦能预防和阻断癌变。切除腺瘤的方法有热活检钳、圈套器电凝套扎、尼龙绳结扎等。小的息肉切除后当时就可进食,较大较多的息肉则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饮食并给予相应治疗。

  吴华星教授强调说,耿大伯的例子让我们看到结直肠癌并非那么可怕,如果了解到自己的患病风险因素,及时到医院定期接受肠镜检查,发现可疑的病灶后快速处理,很可能被癌细胞“盯梢”的肠道就止步于早期结直肠癌阶段。而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也要积极与病魔斗争,毕竟生命宝贵,不可轻言放弃。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