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痔”差微检查揪出便血原因
老杨便血多年,一直以为是痔疮,便只是涂抹痔疮膏应付一下。这半年他用药后,便血非但没有得到缓解,还有黏液从肛门处流出来,时常感觉腹部隐隐作痛还有腹胀感。
看到本报的“肛肠早班车”微检查活动,杨先生便报名参与。经无痛肛肠镜检查显示:在距其肛门口约6cm位置发现1个约2.9cm×3.5cm大小的异物。进一步切片化验表明,异物属于直肠多发性腺瘤性息肉,直径大于2CM,癌变率高达50%,急需实施微创治疗。
直肠癌早期症状多被忽视" width="400" height="300" />
市民疑问“微检查”到底疼不疼?
据悉,“微检查”技术是利用精细软管介入病灶采集图像,患者无明显不适与疼痛,可即时在高清显示屏上看到病灶具体情况,15分钟出诊断结果。根据结果再制定“微治疗”方案,能让患者及早接受规范治疗指导,少走“冤枉路”。
肠癌早期症状多被忽视" width="400" height="300" />
受“十人九痔”这类老观念的影响,我国早期肠癌误诊率高达10%-15%,超八成患者确诊时,已发展至中晚期。专家提醒,一旦出现便血、肛门疼痛、肿物脱出等症状,切不可忽视,安全无痛的肛肠微检查可及时揪出病因。
(实习编辑:梁敏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