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重要的研究显示,在有基因突变的患者当中,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要比不服用的患者存活的时间更长,前者在确诊5年后的存活率为97%,而后者仅为74%。而在没有出现基因突变的患者当中,阿司匹林似乎没有相关的疗效。
这类的研究不能完全证明阿司匹林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医生表示在把阿司匹林用到更广领域之前,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研究结果。此项研究并不是针对阿司匹林进行测试,患者只是由于各种原因而自己服用了这种药物。
尽管如此,研究结果仍表明这种简单药物或许能成为最廉价的治疗癌症的基因靶向疗法。约1/6的结肠癌患者会出现基因突变,这些患者或许能受益于阿司匹林,而且相关治疗费用也非常低。
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AndrewChan博士表示:“很高兴能得知阿司匹林在缓解疼痛和预防心脏病之外还具有这样的功效。”他和来自哈佛医学院的科学家共同指导进行了此项研究,相关研究成果被发表在25号的《新英格兰医学期刊》(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上。
结肠癌和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的头号癌症杀手。据预测,美国今年将有14万新增结肠癌和直肠癌病例,其中5.1万人会因此死亡。
一些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有助于抗击癌症,特别是结直肠癌。医生常建议结肠癌患者和有关的高危人群服用阿司匹林,但并不建议把这种药物用于更广的领域或用于癌症预防,因为阿司匹林会导致患者的胃部和肠道发生严重出血现象。
医生表示,现在需要通过一种合理的方式来识别适合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从而把药物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Chan博士他们的研究恰恰找到了这种识别方式。
他们对964名患有各阶段结肠癌的患者进行了研究,这些患者是上世纪80年代在哈佛进行的两项健康研究所涉及的近17.5万名参试者中的一部分。研究中,参试者每两年接受一次关于健康习惯的调查,包括服用阿司匹林的情况。
这些患者当中大多数都进行过癌症手术,很多也接受过化疗。研究人员提取了他们的肿瘤组织样本,对其基因活性进行了检测。研究人员主要研究了一种被称为PIK3CA的基因,这种基因会参与一项重要路径来促进肿瘤的发展和扩散。而阿司匹林似乎能使这一路径钝化变弱,因此,科学家把阿司匹林的应用与这种基因联系起来。
对于肿瘤出现PIK3CA基因变异的患者,在持续13年的研究期内定期服用阿司匹林能把结肠癌死亡率降低82%,而且能把由于各种原因而死亡的风险降低46%。
在所有出现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里,62名定期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有2名在癌症确诊后死亡,而在另外90名没有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中死亡人数则为23.
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的癌症专家BorisPasche博士表示:“研究结果令人振奋。治疗结肠癌的药物不下5、6种,其中只有一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癌症尚未扩散的患者的生存几率。而现在,我们或许又多了一种选择,那就是阿司匹林。”
研究中。阿司匹林剂量的大小没多大关系,或少或多都可以,只需要了解服药的频率。
Chan博士和Pasche博士表示:“相关基因检测的费用不算高,操作也很简单,大多数癌症中心都能进行这种检测。”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和一些基金会给这项研究提供了资金支持,17名研究者中有一位来自阿司匹林生产巨头拜耳公司(Bayer)。Pasche博士受雇于两家研发提供癌症治疗的公司,职务为发言人,目前他有两项专利申请正在接受审核。
(实习编辑:廖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