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病治疗
1.绒癌近期治愈后巩固治疗方药丹参30g,红花5g,瓜蒌15g,薤白10g,杏仁10g,桑叶10g,花蕊石10g,款冬花10g,柴胡10g,黄芩10g,紫草15g,草河车15g。
2.绒癌各期均用方药海螵蛸30g,五灵脂10g,石上柏10g,乌药5g,红花3~5g,丹参15g,射干3~5g,山慈姑10g,紫草根10g,血竭5g,天花粉15g。
3.绒癌初期无转移时所用方药鸡血藤25g,当归15g,赤芍15g,苏木10g,桃仁10g,红花3~5g,丹参25g,五灵脂10g,蒲黄10g,草河车20g,紫花地丁15g,蒲公英15g,金银花20g。
绒毛膜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分娩以后。其发病情况大约为0.0001%~0.36%,少数可发生于异位妊娠后,多为生育年龄妇女。偶尔发生于未婚妇女的卵巢称为原发性绒毛膜癌。在50年代,死亡率很高,近年来应用化学药物治疗,使绒癌的预后有了显著的改观。
可根据病史,体征,转移症状及各种辅助检查,可获得正确诊断。
1.临床特点:凡葡萄胎,产后或流产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不能如期复旧,较大而软,应想到绒毛膜癌的可能。
2.血或尿内HCG测定:滴定度升高或者血、尿内HCG阴性后又出现阳性者。
3.X线肺片:可见肺部有球样阴影,分布于两侧肺野,有时仅为单个转移病灶。或几个结节融合成棉球,团块状病变。
4.病理诊断:子宫肌层内或其他切除的脏器中,可见大片坏死组织和凝血块,在其周围可见大量长单活跃的滋养细胞,不存在绒毛结构。
(实习编辑:许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