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抗原的识别肿瘤抗原能激起免疫排斥反应,首先是能被机体系统识别。肿瘤在免疫正常的人身上较少发生,有假说认为是因为免疫系统早期能够控制或清除大多数的肿瘤。肿瘤的发生与基因变异、肿瘤抗原表达、或蛋白的过表达有关,而这些可能是被免疫系统认识的靶子,临床上发现在实体肿瘤上有淋巴细胞浸润的个体存活率较高证实了这一理论。
某些进行器官移植后长期免疫抑制治疗的病人其恶性肿瘤的高发生率显示了T细胞介导的免疫监视在肿瘤发生上的作用。大多数T细胞识别的肿瘤抗原是应用肿瘤细胞基因组DNA转染细胞表达相应MHC分子而确定的。肿瘤抗原基因转染使得靶细胞易于被有特异抗肿瘤作用的T细胞所识别,这些抗原主要是由MHC-Ⅰ分子提呈,CD8+T细胞识别,但是MHC-Ⅰ分子提呈抗原只发生很弱的免疫反应,可能是由于缺乏肿瘤特异CD4辅助细胞。实际上,在肿瘤患者的病毒诱发的肿瘤细胞上,用MHC-Ⅱ特异病毒T辅助细胞肽段诱导产生的肿瘤特异CD4+T细胞导致了对MHC-Ⅱ分子的保护性免疫反应。由CD8+细胞毒T细胞(CTL)介导的肿瘤排斥反应显示了交叉致敏的重要意义。
近几年,肿瘤抗原被认为是能被MHC-Ⅱ分子提呈,CD4+T细胞识别的物质。对能够提呈肿瘤抗原的MHC-Ⅱ分子的识别可能是发生理想的抗肿瘤免疫的关键。CD4+T细胞可能是通过激活抗原提呈细胞(APC)来提呈给CTL产生免疫反应;和通过分泌细胞因子来维持CD8的存在;以及维持APC上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因为上述因素,近年来寻找MHC-Ⅱ分子限制性肿瘤抗原或肿瘤相关抗原(TAA)引起了人们相当大的兴趣。肿瘤抗原也更广泛的参与到了中医细胞免疫治疗肿瘤的研究当中。
(实习编辑:许晓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