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辅助药物已可达较好效果
王先明介绍,乳腺癌男女皆可能发生,但99%的患者为女性,男性仅占1%。乳腺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这就会危及生命。
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全球女性身心健康的最常见肿瘤之一。2010年,中国人口协会发布的《中国乳腺疾病调查报告》显示:在珠三角地区,由于人口密集、空气污染严重、生活环境恶化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原因,乳腺癌的发病呈现“三高一低”状态。“三高”是指发病率、增长率及复发率较高,“一低”是指对疾病的认知较低。从2000年起,深圳女性乳腺癌发病率更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远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
“需要看到的是,虽然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它并不是不可击败不可治疗的。”根据王先明的临床经验,70%以上的乳腺癌患者需要接受化疗,一线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手术方案、临床分期、体质特点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化疗方案,配合药物辅助治疗,能够显著提高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因此,患者遵循规范化治疗基础上进行的个体化治疗后,往往可以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此外,伴随手术、化疗、药物治疗之外的心理关爱对于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提升患者生存质量更为关键。
亲友的鼓励和支持尤为关键
“与普通疾病不同,乳腺癌的病灶发生在乳房之上,治疗过程中有些女性可能还需要切除一部分乳房组织,这就要面对癌症和乳房缺失的双重打击,其情绪心理变化较其他肿瘤患者更为复杂。”
王先明说,乳腺癌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理问题,而且是复杂的心理问题,因此,随着医学的发展,乳腺癌患者在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对于治疗信息、心理支持和康复护理等多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女性在饱受疾病困扰时,医院、单位、社会、亲友的贴心关爱就是对乳腺癌患者康复过程中最好的精神支柱,它给予患者勇气和继续前行的力量,帮助她们通过规范化治疗获得更佳的治疗效果。”
王先明介绍,以市二医院乳房疾病诊疗中心为例,其2003年建立的“汝康会”已经有上千名会员,并在两年前引入了“友爱历程”乳腺癌患者支持项目,让社会各界更多地关注乳腺癌患者,更好地为患者提供关爱。2013年以来,友爱历程项目以“爱在身边”为主题,强调亲友关爱对于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帮助乳腺癌患者树立积极健康的心态,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在对抗乳腺癌的道路上,亲友的支持与鼓励更为直接、作用也更显著。”王先明说:“例如一位姓何的患者被确诊为乳腺癌后,她的丈夫一直风雨无阻地陪伴在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的生活起居。这为她的治疗提供无比的勇气和信心。现在5年过去了,何女士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她说:‘只要有他在身边,我就能坚强地走下去。’”
了解疾病常识做好“家庭医生”
得了乳腺癌,患者容易产生悲观绝望的心理,情绪也会不稳定。如果亲属不幸罹患了乳腺癌,亲友应当如何和亲人一起承担病痛、分享希望,帮助她们更好地重拾健康?王先明建议家属要做到以下三点:
首先是帮助患者克服心理障碍。乳腺癌患者被确诊后,往往会非常恐惧,担心生命就此陨落,也担心手术后对身体和家庭生活有较大影响。研究表明,癌症病人家属的恐惧和顾虑非常容易传播给病人,病人对家属的表情、态度以及举止都非常敏感。此时,亲友特别是丈夫就要镇静自若,多多安慰和鼓励患者,要能够理解患者的心情,多给予开导和良性暗示,传递“正能量”。“曾经有一位患者担心化疗后容貌改变。她的丈夫和18岁的女儿为了鼓励患者接受规范治疗,主动把头发剃光,为患者接受治疗提供了巨大的勇气和安慰。”
其次,要对患者的生活尽可能多地照料。生活中,女性往往承担了较多的家庭劳动,虽然建议患者依然保持一定的体力劳动和锻炼,但毕竟和未患病的身体条件不一样,亲友特别是丈夫要多承担一些,让患者安心治疗、放心休养。当病人在放、化疗期间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时,家属应尽量做些平时喜欢吃而又富于营养的食物,增强体质。
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患者家属要了解和学习医学常识,做好“家庭医生”。要知道,癌症不是传染病,也绝不是不治之症,只要坚持正规治疗,疗效往往是很好的。家属要协助医护人员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了解病人手术后疼痛的规律和特点,以便有所准备。如,当出现白细胞减少,家属要劝阻病人少去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加重病情,还要帮助患者及时就医和按时复查。
(实习编辑:梁敏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