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慢乙肝患者距离肝硬化更近 如何预防肝硬化
慢性HBV感染者,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乙肝两对半、HBVDNA载量、肝功能、血常规、AFP、肝脏影像学等检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及时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需坚持用药,千万不可自行停用、漏服或擅自更改剂量等。
治疗乙肝的中药有哪些,饮食上没有特别的禁忌,要以清淡为主,忌饮酒,少食辛辣油腻之品.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因人而宜,如有气虚乏力者多食大枣,莲子,桂圆等;血虚头晕易用百合,芹菜,木耳等;阴虚口干便秘多吃核桃仁,首乌,蜜等.
单位组织体检,说早上不要吃饭,要空腹抽血检查,我没有吃饭,但是喝水了,很担心是不是影响肝功检查结果,就此请教:肝功检查前能喝水吗?
慢性HBV感染者,至少每半年复查一次乙肝两对半、HBVDNA载量、肝功能、血常规、AFP、肝脏影像学等检查,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者,一定要严格遵医嘱及时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需坚持用药,千万不可自行停用、漏服或擅自更改剂量等。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总体目标为:“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HBVDNA复制,减轻肝细胞炎性坏死及肝纤维化,延缓和减少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失代偿、HCC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
慢性乙肝治疗时间与自身病情、体质状况、治疗情况有关,对于长期反复炎症损害造成的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患者,其保肝、肝纤维化治疗不是一蹴而就的。
乙肝出现耐药也就是乙肝病毒发生了变异,乙肝耐药可以在慢性持续性感染过程中自然变异,或者是长期使用药物抑制乙肝病毒,而乙肝病毒为了继续生存而改变自身的遗传物质,使药物失去效果或者降低效果。
产生耐药的原因多种多样,一是由于乙肝病毒自我生存的需要,在机体免疫功能或抗病毒药物的强大压力下,使原有的免疫力,抗病毒药物等失去作用;二是患者在服药过程中不规范用药,对于病毒自身的抗药性无法避免,但是,是患者用药规范的话,则可以避免!
干扰素是持续应答率较高的药物,有抗病毒指征的年轻患者,近年内期望生育,期望短时间内完成治疗,抗体免疫清除反应较强(病毒载量较低,ALT水平较高,肝脏炎症程度较重)的患者,优先考虑推荐干扰素的治疗。
慢乙肝患者每年约有2%-10%可发展为肝硬化,少数患者可转变为HCC。病毒因素(HBVDNA>2000IU/ml)是慢性乙肝进展为肝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肝细胞癌的年发生率也从非肝硬化的0.5%-1.0%升高到肝硬化的3%-6%。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有效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长效干扰素,另一类是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其中目前最新的指南推荐是韦立得,TAF属于一线药物。除此以外,不管是祖传秘方还是印度神药,都没有确切的抗病毒疗效。
很多的患者以为只要是乙肝表面抗原能够转阴,就是彻底治愈了,其实这是错误的。治疗后的表面抗原转阴,只有表面抗体生成量在每毫升血中大于10个毫单位的时候,才可以比较谨慎的考虑彻底治愈的可能性。如果仅仅是表面抗原转阴,还要做乙肝五项的定量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