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护理 > 常见误区 > 分析:儿童甲型肝炎治疗的病例

分析:儿童甲型肝炎治疗的病例

2014-09-20 来源:健康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甲肝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出院后1月复查CMV—IgM、甲肝抗体IgM 阳性,肝功正常;腹部B超肝右后叶钙化灶,肝、脾余正常;腹部CT:肝内钙化点。

  患儿,男,10岁入院前lOd病人无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7.5~38.5℃,同时出现全身乏力,夜间盗汗明显。于7d前,病人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腹部不适,全腹隐痛,尿黄,呈浓茶色,伴有皮肤瘙痒,无陶土样便。自发病以来,无其他不适。

  查体:T37.2℃,精神差,营养差,全身皮肤粘膜中度黄染,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平软,肝肋下2cm可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

  初步诊断:病毒性肝炎(未分型)急性黄疸型。入院后,患者持续午后发热,体温波动于37~38℃,伴盗汗,可湿透内衣、枕头。

  检查结果:血常规WBC3.7×10。/L,L44.6%肝功TBIL95/2mol/L,DBIL71/2mol/L,ALB34g/L,GLO21g/L,ALT545U/L,AST164U/L,7一GT109U/L,ALP370U/L,TBA448~mol/L;血沉22mm/h;腹部B超:肝内光点增粗、增强,肝右后叶钙化灶,脾大,腹腔积液。

  拟诊为:病毒性肝炎(未分型)急性黄疸型。遂进一步检查,结果CMV—IgM抗体阳性;甲肝抗体IgM阳性;腹部CT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少量腹水,肝大,肝内钙化点。裂隙灯检查角膜周边未见K—F环,PPD试验阴性,乙肝系列、丙肝抗体、戊肝抗体均为阴性。

  入院后15d,皮肤粘膜黄染逐渐消失。住院期间体温波动于37~37.6℃,入院后17d,体温正常,夜间盗汗消失。住院期间给予静脉点滴肌苷、门冬氨酸钾镁、谷胱甘肽以及肝安,20d后痊愈出院。

  出院诊断:甲肝并巨细胞病毒感染,出院后1月复查CMV—IgM、甲肝抗体IgM阳性,肝功正常;腹部B超肝右后叶钙化灶,肝、脾余正常;腹部CT:肝内钙化点。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