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是一种养分丰盛的水产品,有不少人习惯把“蹦蹦跳跳”的活虾放在酒中蘸一下”醉吃”,以为这样比拟新鲜,实在上,这种时尚生食法不卫生。
生吃虾、蟹、淡水鱼易患肝吸虫病
据疾病控制中心地方病寄生虫病防治研究员介绍,以腌、醉的方式吃蟹、虾比较危险,因为有的餐馆将蟹、虾用白酒浸泡一下就做菜,未能将其中的肺吸虫囊蚴杀死,等于是生吃。还有些将淡水鱼洗净后切成鱼片生吃,有的吃“生鱼粥”,有的只用开水浸泡半生吃,还有的在野餐时吃没烤熟的鱼、虾等。这些吃法都存在隐患。
生吃虾、蟹、淡水鱼易患肝吸虫病。因为虾、蟹、淡水鱼上会沾有肝吸虫病的囊蚴,将随着被生食落伍进人体内。经胃、肠消化液的作用,囊蚴外壁被消化,幼虫经过总胆管,胆管而进进肝胆管寄生。约一个月后发育成虫,即可开端排卵,引起肝吸虫病。肝吸虫寿命可达10至35年。有人吃了之后,经常有急性感染症状涌现,高热冷颤,肝区疼痛,黄疸,血中嗜酸性颗粒细胞显著升高,大便可查到虫卵,严重者涌现上腹饱胀,食欲不振等症状,还可能因肝功效衰竭而逝世亡。
喝白酒杀不死肝吸虫
虽然最好的预防办法是改变饮食习惯。但有的人总是不忍放弃口福,他们觉得,一边吃生鱼醉虾一边喝白酒,酒精可以杀死生鱼中的肝吸虫。这样可能吗?专家表示:依靠白酒来杀死肝吸虫,可能性非常小。而且肝吸虫对于调料的抵抗力也很强,在酱油内(含氯化钠19.3%)可维持5小时,在食醋内(含醋酸3.36%)可维持两小时才死亡。因此,不要依靠白酒来预防肝吸虫。如果饮酒量过大,反而会加重肝脏负担。
虾、蟹、淡水鱼等宜熟食,不宜生食
据专家介绍,不仅是鲤鱼和鲫鱼,常见的草鱼、青鱼、鲈鱼及淡水虾等都可能含有肝吸虫。当人生吃受到感染的鱼虾,肝吸虫就会进入人体,虫卵又通过人的粪便排出体外。省疾控中心食品卫生科袁宝君介绍说,肝吸虫的幼虫在75℃以上的热水中加热3分钟以上会死亡。
患了肝吸虫病不要害怕
专家表示:要想预防肝吸虫病。必须做好三个方面:
第一,控制传染源。在当前的养殖环境下,淡水鱼类的养殖条件很差,不少地区“水厕”仍然处处可见。因此,控制公共卫生、科学养殖还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
第二,切断传播途径。建议:尽量改吃熟食。加热不仅能杀死肝吸虫,同样能杀灭病菌,去除其他种类的寄生虫,最大限度保护大家的饮食安全。
第三,保护易感群体。爱吃生鱼片和醉虾的市民是肝吸虫病的高发人群。在感染初期,病变一般不明显,多数人不会感觉到不适或仅有轻微的症状,有些肝吸虫甚至可以在人体寄生十几年而不被人发现,这和个人的耐受力以及病程进展有关,更有许多人是因为身体的其他问题进行检查而被发现肝吸虫感染。建议这类高发人群,最好都能到医院接受相关检查。目前,肝吸虫的检测手段已经非常成熟,一旦发现阳性,有吡喹酮等特效药物,且没有抗药性,疗效显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