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的分类
1度(轻度):——初期感染丙肝病毒后,丙肝患者的症状较轻,大部分患者并无身体不良反映,少数人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在急性染期部分可自发性清除HCV。多数患者需治疗。
2度(中度):——当急性感染丙肝的人,不注意,没有及时发现病接受科学的抗病毒治疗,则会进入慢性丙肝,此时患者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化验ALT反复波动,HCVRNA持续阳性,肝活检可见慢性肝炎表现。
3度(重度):——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
不同时期的丙肝症状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症状轻微,大多数病人无症状,近有反复或持续的ALT水平升高。急性丙肝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无明显区别,但症状较轻,以轻度全身疲劳、乏力及食欲不振为主。有些患者的急性丙肝的临床表现尚可有恶心、腹胀及肝区痛,同时可伴有低热、肝脾肿大,黄疸较少见,且无典型的黄疸前期、黄疸期、恢复期临床过程。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
慢性丙肝临床表现也不明显,患者可无症状地发展数年。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肝少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等,伴肝病面容、肝掌、痴、脾大。慢性丙肝临床表现常有轻重不一的乏力,有时可影响慢性丙肝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感染HCV20-30年有10%~20%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1%~5%患者会发生肝细胞癌(HCC)导致死亡。肝硬化一旦出现失代偿情况,如出现黄疸,腹水,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性脑病等,其生存率则急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