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李先生最近感觉身体不适,觉得右上腹隐隐作痛,去医院检查被确诊为肝癌。原来,李先生在几年前时被查出来有脂肪肝,但他觉得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人也还年轻,觉得可能过段时间就没有了,就没有放在心上,只当是之前吃得太油腻了。
这次右上腹感到疼痛,他还没有意识到那个区域是肝脏,以为是点小毛病。但妻子对他说,“你最近胃口好像也不太好,平时看你也没精神,要不你去医院检查下?”李先生这才决定去医院做个检查。
被确诊为肝癌后,李先生一直想不明白,觉得自己患癌太突然了,没有一点预兆。医生这才告诉他,脂肪肝长期不注意,很容易恶化,就是因为他一直以来在饮食上也没怎么注意,并且还隔三差五的饮酒,现在才导致这样严重的后果。
不要小看脂肪肝
脂肪肝这种病,一般情况下,很多人都不拿它当回事儿。
轻度脂肪肝确实身体上不痛不痒,但任其发展,肝脏进一步损害,可能就会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近年来,由脂肪肝引发的肝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我国发达地区成人脂肪肝发病率在20年间已从10%骤然提升至30%左右。周围三四十岁人群里,10个里面抓3个可能都有脂肪肝,肥胖人群中患脂肪肝的比例更是高达60%~90%。
脂肪肝已经成了常见病。
为什么有的人得了脂肪肝没事
有的人却成了肝癌?
01、多病齐发
脂肪肝往往不是一种独立疾病。
脂肪肝患者中,约40%患有高血压、10%患有糖尿病、40%尿酸偏高,60%的人体重超重,这些疾病犹如“难兄难弟”,医学上统称为“代谢综合征”。
稍不注意,这些特病人群,都很有可能是进展为肝硬化从而再到肝癌的主力军。
02、长期酗酒
很多平常大吃大喝的人体检后发现脂肪肝,都会认为是“吃”出来的,不是“喝”出来的。其实酒精进入身体后,90%的酒精在肝脏代谢,分解后的产物带有毒性,会对肝细胞造成损害,长期饮酒可引起肝内脂肪氧化减少、脂肪酸堆积,引发酒精性脂肪肝。
长期酗酒和短期的暴饮暴食都可能导致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肝功能异常等,患肝癌的风险也会高于常人。
03、不够重视
从脂肪肝到肝癌只有五步: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硬化→肝癌。
虽然单纯性脂肪肝没有什么身体异常,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较低,但如果脂肪肝已经进展到影响了肝功能,还不及时治疗,那么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走到肝癌这个地步,很大部分原因都是早期对脂肪肝不够重视。
怎么正确对待脂肪肝?
01、控制热量摄入
尽可能做到清淡饮食,注意饮食的合理搭配。少吃高脂、高糖、高蛋白、高盐这样的食物,蔬菜水果等这些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的食物则要多吃。改善饮食习惯,做到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02、戒掉酒精
酒精对肝脏的危害人尽皆知。酒精在肝脏首先代谢为乙醛,乙醛是有毒代谢物。患有脂肪肝的患者,肝脏代谢功能变弱,若脂肪肝患者再长期饮酒会加重肝脏负担,使脂肪肝进一步恶化。所以,脂肪肝患者必须戒酒。
03、合理运动
有氧运动优于无氧运动,最好每天坚持中等量量的有氧运动,血糖、脂肪通过有氧运动过程而转化为能量,以满足运动所需能量。肝脏脂肪、内脏脂肪、肝脏丙氨酸转氨酶、腹部脂肪均可明显减少。
04、定期体检
脂肪肝患者应做到每年体检,随时监测自己的肝脏情况。脂肪肝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出现身体不适时往往病情已经加重,这就需要患者定期去医院体检,避免疾病程度加深。
脂肪肝是可控可预防的,但要是一直忽视,让它发展,终有一天发展成我们控制不了的局面。
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58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适用于以肝瘀脾虚为主证的原发性肝癌,症见上腹肿块,胁肋疼痛,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对于上述症候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健客价: ¥81中毒性肝脏损害;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3消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症见肝区闷胀不适或闷痛、耳鸣、胸闷气短、肢麻体重、腰膝酸软、口苦口粘、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或弦数或弦滑等。
健客价: ¥31治疗因急、慢性肝病如肝硬化、脂肪肝、肝炎所致的高血氨症,特别适合治疗早期的意识失调或神经系统并发症。
健客价: ¥105用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的肝功能异常的恢复。
健客价: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