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病患者康复的关键是增强免疫力,使身体技能能够达到自愈的效果。下面介绍六种肝病患者常用的免疫增强剂。
1干扰素诱导剂
主要有聚肌胞,别名聚肌胞嘧啶核苷酸,适用于慢性乙肝早期肝硬变,针剂1毫升、2毫升,每周2—3次,3个月为一个疗程,注射后少数患者可发生一般性低热。
2特异性抗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HBIG)
其当首次肝移植后宜用,可预防乙肝病毒再感染和复发。目前主要用于乙肝抗原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以阻断乙肝病毒母婴垂直传播的感染。
3乙氨芴酮
其别名双二乙胺基芴酮、泰洛龙、梯洛龙,广谱抗病毒,尚能抑制动物肿瘤。口服,每日1次,500毫克,疗程为半个月到一个月,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乏力、眩晕、头痛、嗜睡或失眠等副作用。剂量大时,对心肌有一定毒性。
4聚腺脲苷酸
其别名聚腺苷酸尿嘧啶核苷酸,可用于慢性乙肝,剂量与疗程尚未确定。
5培菲康
其别名双歧三联治活菌,本品为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乳糖、淀粉等组成的胶囊剂,主要用于慢性肝炎肝硬变、有肠道菌群失调症的患者。治腹泻、腹胀、便秘等症。
6灵菌素
其别名灵感菌素、神灵杜菌脂多糖。可提高乙肝病毒携带者免疫力,帮助打破免疫耐受。与抗生素联用,可防治乙肝病毒合并其他细菌和病毒感染。对复发性口疮有效率在90%以上,并可预防化疗和放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肌注每周2次或5天1次,首次1毫升,第2次1.5毫升,第3次以后每次2毫升(用2毫升等渗生理盐水稀释注射液)。前2次注射时,部分患者会有低热、酸痛疲乏、轻微感冒征象伴有头痛不适,一般次日即可自行消失。
上述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擅自购买注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