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一发动全身,肝脏发生病变,全身都不得安宁。但是很多肝病发现之后都是中晚期,往往错过治疗世界。肝病早期的症状,还需要我们留意,那么肝病在恶化前都有哪些症状呢
5个身体症状,说明肝病在“恶化”,需警惕!
1、高度腹胀,以夜间为重,引起坐卧不安,彻夜难眠,气短发憋。上述“三高征”单独出现一个,若休息、饮食及自身调理不能缓解者,应立即就医。
2、明显出血倾向。近期不仅齿龈出血、鼻衄,皮肤黏膜也出现出血点,注射针刺部位出现瘀斑,出现柏油样黑便甚至是血便,化验凝血酶原时间降至正常的40%以下,应视作有消化道出血的先兆。
3、下肢浮肿,颜面胖肿,腹围增加,出现腹水者;
4、发现患者神志反常,突然兴奋多语,但语无伦次,定向、计算能力障碍者,要注意肝昏迷的发生;
5、黄疸再次出现或前段时期较稳定的黄疸指数骤然升高。
慢性肝病,肝硬化在疗养中,如出现以上症状时,就要警惕病情波动或恶化,应即刻就医检查和治疗。
一旦出现上述5个症状,说明肝病正在加重,要引起高度警惕,必要时及时就医。肝脏全靠平时的养护,在日常生活中除了戒除不良习惯,还要加强食疗,多吃维护肝脏健康的食物。
1、绿豆
绿豆清热、解毒,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养肝食物,由于价格便宜,功效显著而广受人们喜爱。绿豆中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能够避免肝火上升引发炎症。在绿豆粥中加入适量的冰糖,效果更佳。
2、猪血
猪血不仅是一道美食,而且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本草纲目》中记载,猪血有解毒的功效,可用于中风、头晕、腹胀、阴毒等疾病的治疗。常吃猪血可清除体内的垃圾和毒素,减轻肝脏的负担,维持肝脏正常的机能。
3、蜂蜜
蜂蜜含有丰富的果糖以及葡萄糖,它们能够直接人体消化、吸收、利用,常吃有排毒养颜、滋补强身作用。常吃蜂蜜还能排除身体毒素,清洁血液。蜂蜜对有肝脏疾病的人有着特别的意义,它能修复受损的肝细胞,同时能抑制病毒细胞的活性,对肝病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同时,蜂蜜还能预防神经衰弱和心脑血管疾病。
4、红枣
红枣不仅营养丰富,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化合物成分,它对肝炎病毒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保肝护肝的效果显著。同时,红枣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能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衰老。有肝病的人,每天吃几颗红枣,或是用红枣泡水,具有良好的保肝排毒功效。
5、菊花茶
菊花性寒,有清肝明目、清热解毒、平肝抑阳的作用,可以有效预防肝火上升。此外,菊花还含有大量的硒元素,不仅可以修复肝细胞,还能防止肝病发展成癌。此外,菊花还能有效改善食欲不振、睡眠不良、疲劳乏力、视力模糊等症状。
除了食疗,还可以采用中医常用的穴位按摩来保护肝脏。
多按太冲穴。此穴位于脚背第一、二趾骨之间,是肝经源头穴之一,按摩此穴能强化肝脏的供血,加快肝脏的疏泄,缓解抑郁情绪,恢复良好的心情。具体办法:用左手按右脚的太冲穴,找准穴位后,沿骨缝的间隙前后按压并滑动,做30次左右。然后换成用右手按压左脚的太冲穴,手法一样。
多按期门穴。此穴位于足厥肝经上,它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集中之地。由于与体内脏腑位置较近,地位特殊,因此常用来治疗脏腑疾病,特别是对肝脏对较好的帮助作用。每天用掌心顺时钟按摩5分钟,对疏泄肝胆非常有帮助。
多按肝俞穴。此穴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1.5寸左右,是肝脏的背俞穴。它是肝脏元气在人体背部汇聚而成的穴位。肝俞穴是养肝的重要穴位。中医认为,人体肝脏出现相应病变时,会在肝俞穴出现敏感、压痛、胀痛等异常反应。经常按摩肝俞穴,能疏肝、理气、降火、明目、止痛等功效。每次按摩时可按压,也可搓揉,力道要适中,时间在10分钟以内为佳。
肝脏是一个具有全身性功能的器官,也是非常娇贵的器官。要维持它的正常功能,要从多方面入手,多运动,多按养肝穴位,多吃护肝食物,多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肝病的传染。同时,患了肝病要多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
疏肝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淤。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兼湿热淤滞证。症见:胁肋胀满疼痛,脘痞腹胀,胃纳不佳,四肢怠倦,小便色黄等。
健客价: ¥38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辩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临床表现为:肝区热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或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健客价: ¥16补气健脾、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用于慢性肝炎属脾气虚弱、血瘀阻络、温热毒蕴证,症见胁痛、腹胀、乏力、尿黄;对急性肝炎属上述证候者亦有一定疗效。
健客价: ¥17.5清热解毒,疏肝利胆。用于乙型肝炎,辨证属于肝胆湿热内蕴者。临床表现为:肝区热痛,全身乏力,口苦咽干,头晕耳鸣或面红耳赤,心烦易怒,大便干结,小便少而黄,舌苔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健客价: ¥3.8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用于湿热瘀阻所致的急、慢性乙型肝炎,见有乏力、肝病、纳差、脘胀等症。
健客价: ¥33清热解毒,疏肝健脾。具有较强的抗炎,改善肝功能,保肝利胆,降酶,澳抗转阴的作用。用于肝气郁滞,湿邪困脾及乙型病毒性肝炎。
健客价: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