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亲密的距离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像很多脂肪肝患者和肝癌患者里面,两者常常不分彼此,相生相依。而更残酷的事情则是:很多介于“常人”和“肝癌患者”之间的一类人——脂肪肝患者,今日尚能像常人一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无忧无虑的他们,其中一部分也会在不久的未来加入到肝癌患者队伍中,一起关注着抗癌科学的进展。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建议大家一起一脸认真地看完此篇科普文,我们期冀哪怕能让一个罹患脂肪肝的读者,或者读者们所爱的人,能早点远离癌变的可能:
脂肪肝到肝癌,到底有多远?
去年国际肝脏大会指出,导致肝癌的原因占比中,排名第一的为丙型肝炎(48%),其次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为26%,酒精性肝病为14%,乙型肝炎为8%。而酒精性肝病大多在初期就会出现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故二者合计40%。根据2015年《中国脂肪肝防治指南(科普版)》,国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2.5%~35.4%。而据国外研究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在病态肥胖者中达37%。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可导致脂肪肝病情加重,在一项科学研究分析中,BMI(身体质量指数)与男性肝癌风险呈正相关(RR=1.24;95%CI:0.95-1.62)。
脂肪肝的早期症状不明显,后期可能出现乏力、口干、头晕、腹胀、食欲不振、上腹部疼痛、肝脾肿大等症状,但若出现上述症状时,一般就代表病情已十分严重,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对于已经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来说,要把脂肪肝变肝癌,不需四步,而是三步。
第一步:脂肪肝-脂肪性肝炎,但需注意脂肪性肝炎需活检才能确诊,所以造成患者确诊的成本/难度增加。第二步:脂肪性肝炎-肝硬化,有显着比例的脂肪肝患者在这一步将会进展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的纤维化和肝硬化的风险。第三步:肝硬化-肝癌,Torres等人报道,部分脂肪型肝炎可不经过第二步——肝硬化的形成,直接转化为肝癌。
这样看来,第一步就如此悄无声息,第二步和第三步甚至可以一跨而过,直达彼岸。两岸之隔看似遥远,实则很可能白驹过隙,所以在脂肪肝阶段的时候也万不能掉以轻心,常年不经过随访、检查,随意透支、挥霍与生俱来的健康肝脏。故建议40岁以上,特别是经常饮酒、肥胖的男性,每年于正规医院体检一次(需含上腹部B超)。把癌症遏制在远方、扼杀在襁褓。
通过B超观察肝脏中脂肪的量可确诊脂肪肝,并可分清轻、中、重度。但B超观察下的脂肪量与肝脏损害程度常常并没有直接的线性对应关系:有些患者虽然是轻度脂肪肝,但肝脏损害已相当严重。故即使诊断为轻度脂肪肝,也应该主动检查肝炎(非病毒引起的)、肝纤维化的相关情况。
中毒性肝脏损害;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3健脾理气,化瘀软坚,清热解毒。适用于以肝瘀脾虚为主证的原发性肝癌,症见上腹肿块,胁肋疼痛,神疲乏力,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等。对于上述症候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有改善作用。
健客价: ¥110消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症见肝区闷胀不适或闷痛、耳鸣、胸闷气短、肢麻体重、腰膝酸软、口苦口粘、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或弦数或弦滑等。
健客价: ¥31破血消瘀,攻毒蚀疮。用于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妇科恶性肿瘤等。
健客价: ¥108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57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癌的辅助治疗,亦可用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健客价: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