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脂肪肝成了体检报告中的“高频词”。脂肪肝不仅好发于肥胖、糖脂代谢紊乱的中老年患者,也频频出现在众多貌似健壮的中青年身上。这是为什么呢?
这些危险因素会引发脂肪肝
1不合理的膳食结构
经常大鱼大肉或摄入过多淀粉类和糖分,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下降,来自脂肪的能量却不断上升,从而导致脂肪肝的发病率上升。
2不良饮食习惯
过量摄食、吃零食、喜甜食和荤食、常吃夜宵、不吃早饭等不良饮食习惯,扰乱机体代谢状态,为肥胖和脂肪肝的发病提供条件。
3嗜酒
酒精会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酒精及其代谢产物对肝细胞有一定毒性,使肝脏合成甘油三酯增多。饮酒越多,甘油三酯合成越多,就越容易导致酒精性脂肪肝。
4部分疾病
有肥胖症、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以及脂肪肝家族史。
脂肪肝不痛不痒,无须治疗?
脂肪肝不痛不痒,没什么大不了,这是很多人对脂肪肝的最初认识。事实上,脂肪肝并非真的对身体“无公害”。脂肪在肝脏不断蓄积,肝脏就会发生肝炎,进而出现肝脏纤维化,这种纤维沉积越来越多,就可能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
虽然单纯性脂肪肝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几率较低,但如果脂肪肝已经影响了肝功能,比如转氨酶升高了,还不及时治疗,那么发生肝硬化和肝癌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如果同时还有乙肝、丙肝或者肥胖、糖尿病等健康问题,出现肝癌的几率就又增加了。再有,除了肝脏本身的问题,一旦有了脂肪肝,那身体的血糖、血脂、尿酸等代谢都不会太正常,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高尿酸血症、肾脏疾病很有可能一起出现。
对付脂肪肝,学会这三点很重要
脂肪肝的“成长过程”决定了单纯的药物是很难对付它的。不过也不用慌,改变生活方式、调整饮食、合理运动,这三大“克星”可以对付它。
一改变生活方式
保证每天三餐正常、规律,不吃零食;
每天必须吃早餐;
坚持每周2~3次的适量运动;
适当的睡眠(每晚7~8个小时);
不吸烟;
保持适当的体重;
不饮酒或少饮酒;
心理平衡,懂得自我调适。
二调整饮食
1淀粉要限量
脂肪肝就是淀粉、脂肪和胆固醇吃多了堆出来的,限制这些食物的摄入,才能控制或减轻体重,让肝脏也减肥。
2糖分要少量
糖和甜食摄入太多,会影响血糖、血脂,还是少吃为宜。
3蛋白质要足量
因为高蛋白膳食有利于肝细胞的修复与再生,还能防止肝细胞进一步受损害。肥要减,但蛋白质不能少。可以按自己的体重计算需要多少蛋白质(每天每公斤体重需要0.8~1.5克蛋白质)。
4维生素要适量
叶酸、胆碱、肌醇、尼克酸、维生素E、维生素C、维生素B12、钾、锌、镁等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促进和维持肝脏的正常代谢,有助于改善肝功能。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食物。
三合理运动
避免剧烈运动,以游泳、慢跑、快走等有氧运动为主,每周3~5次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量为最大心率的70%~80%,每次运动持续30~45分钟以上。
提醒,重度脂肪肝患者,或者已经出现肝炎,肝纤维化等更严重肝损害的病人,要及时就诊,谨遵医嘱,进行系统化治疗。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健客价: ¥17.5预防存在以下一个或多个危险因素的成人非瓣性房颤患者的卒中和全身性栓塞(SEE): ·先前曾有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全身性栓塞 ·左心室射血分数<40% ·伴有症状的心力衰竭,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2级 ·年龄≥75岁 ·年龄≥65岁,且伴有以下任一疾病:糖尿病、冠心病或高血压
健客价: ¥168.7中毒性肝脏损害:用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3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63消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症见肝区闷胀不适或闷痛、耳鸣、胸闷气短、肢麻体重、腰膝酸软、口苦口粘、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或弦数或弦滑等。
健客价: ¥301.用于择期髋关节或膝关节置换手术成年患者,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VTE)。 2.用于治疗成人静脉血栓形成(DVT),降低急性DVT后DVT复发和肺栓塞(PE)的风险。 3.用于具有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例如: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年龄≥75岁、糖尿病、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的非瓣膜性房颤成年患者,以降低卒中和全身性栓塞的风险。
健客价: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