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及时调整和治疗常可恢复正常。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
脂肪肝的易感人群
1、肥胖症,特别是内脏脂肪性肥胖病人
2、糖尿病,特别是成年型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病人
3、长期大量饮酒者
4、高脂血症,特别是有血液甘油三酯升高者
5、长期服用损肝药物者
6、有肥胖症、糖尿病和脂肪肝家族史的个体
脂肪肝的类别
1、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肥胖者体重得到控制后,其脂肪浸润亦减少或消失。
2、酒精性脂肪肝
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有的患者发生猝死。
3、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人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既与肥胖程度,又与进食脂肪或糖过多有关。
4、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不能被载脂蛋白运输出肝细胞参与代谢,形成脂肪肝。
5、药物性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化学药物,西药、砷、铅、银、汞等。此类脂肪肝应立即停用该药,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脂肪肝恢复为止。
6、妊娠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而脱险。
7、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控制感染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脂肪肝病变程度
1、单纯性脂肪肝
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2、脂肪性肝炎
是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炎症。长期大量嗜酒,40%左右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很少发生脂肪性肝炎。
3、脂肪性肝纤维化
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以及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关。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发生在单纯性脂肪肝基础上,而非酒精性则是发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则病变为脂肪性肝硬化。
4、脂肪性肝硬化
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肝病情逐渐发展到晚期的结果。随着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脂肪性肝硬化已占到中国肝硬化病因的第二位。在酒精性肝炎中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以上,少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发展成为肝硬化。
中毒性肝脏损害:用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1.5消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症见肝区闷胀不适或闷痛、耳鸣、胸闷气短、肢麻体重、腰膝酸软、口苦口粘、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或弦数或弦滑等。
健客价: ¥29.9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63治疗因急、慢性肝病如肝硬化、脂肪肝、肝炎所致的高血氨症,特别适合治疗早期的意识失调或神经系统并发症。
健客价: ¥60.9用于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60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