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一般而言,脂肪肝属可逆性疾病,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常可恢复正常。
1、肥胖性脂肪肝
肝内脂肪堆积的程度与体重成正比,重度肥胖者脂肪肝性变率高达61%—94%,体重得到控制后,脂肪浸润可减少或消失。这类脂肪肝的治疗应以调整饮食为主,适量蛋白、低糖和低脂肪,注意清淡,不可过饱,多食新鲜蔬菜和瓜果,限制热量的摄入。同时加强锻炼、积极减肥。
2、酒精性脂肪肝
每天饮酒超过80—160克乙醇性脂肪肝的发生率增长5—25倍,饮酒后乙醇取代脂肪酸,使脂肪酸积存,酮体在体内堆积,体内乳酸、丙酮酸比值增高,乳酸过多抑制尿酸由肾排出,引起高尿酸血症,使肝糖原异生减少,导致低血糖。此类脂肪肝发展的危害性较大,但轻度酒精性脂肪肝只要戒烟酒4—6周后,其转氨酶水平就能减少到正常水平。
3、营养不良性脂肪肝
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是引起脂肪肝的重要原因,多见于摄食不足或消化障碍,不能合成载脂蛋白,以致甘油三酯积存肝内,形成脂肪肝。
4、糖尿病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平均50%可发生脂肪肝,其中以成年病人为多。因为成年后患糖尿病有50%—80%是肥胖者,其血浆胰岛素水平与血浆脂肪酸增高,脂肪肝与肥胖程度、进食脂肪、糖过多有关。
5、妊娠性脂肪肝
多在第一胎妊娠34—40周时发病,病情严重,预后不佳,母婴死亡率分别达80%与70%。临床表现为严重呕吐、黄疸上腹痛等,很难与暴发性病毒肝炎区别。及时终止妊娠可使病情逆转,少数可经自然分娩或剖腹产脱险。
6、药物性脂肪肝
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通过抑制蛋白质的合成而致脂肪肝。此类脂肪肝应立即停药,必要时辅以支持治疗,直至恢复为止。
7、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结核、细菌性肺炎及败血症等感染时也可发生脂肪肝,病毒性肝炎病人若过分限制活动,加上摄入高糖、高热量饮食,肝细胞脂肪易堆积。控制感染后或去除病因后脂肪肝迅速改善,还有所谓胃肠外高营养性脂肪肝、中毒性脂肪肝、遗传性疾病引起的脂肪肝等。
中毒性肝脏损害:用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的支持治疗。
健客价: ¥31.5消化湿浊,活血散结、补益肝肾。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湿浊内蕴,气滞血瘀或兼有肝肾不足郁热证,症见肝区闷胀不适或闷痛、耳鸣、胸闷气短、肢麻体重、腰膝酸软、口苦口粘、尿黄、舌质暗红,苔薄黄腻、脉或弦数或弦滑等。
健客价: ¥29.9治疗因急、慢性肝病如肝硬化、脂肪肝、肝炎所致的高血氨症,特别适合治疗早期的意识失调或神经系统并发症。
健客价: ¥60.9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63用于脂肪肝、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辅助治疗。
健客价: ¥60辅助改善中毒性肝损伤(如药物、毒物、化学物质和酒精引起的肝损伤等)以及脂肪肝和肝炎患者的食欲不振、右上腹压迫感。
健客价: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