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所致的乙类传染病,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HCV的感染率约为2.85,估计全球有1.85亿人感染HCV。根据我国2006年全国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推算,我国HCV感染者约1000万。
丙型肝炎传播途径
1、血液传播
1)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
2)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目前主要传播方式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
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学院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HCV。
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
1、治疗适应证:血清HCVRNA阳性的慢性丙肝患者,无禁忌症均应抗丙肝病毒治疗。
2、抗病毒治疗的目的:清除或持续抑制体内的HCVRNA,以改善或减轻肝损害、阻止进展为肝硬化、肝功能衰竭或肝癌,提高生活质量,预防HCV传播。
3、抗病毒治疗药物
1)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
2)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
丙型肝炎如何预防
目前尚无有效疫苗可预防丙型肝炎,主要通过以下方式预防。
1、严格筛选献血员
2、性传播的预防:对有性乱史者应定期检查;HCV感染者在性交时使用安全套。
3、母婴传播预防:HCVRNA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尽量缩短分娩时间,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4、经皮和黏膜途径预防:推行安全注射;对牙科器械、内镜等医疗器具严格消毒;不共用剃须刀及牙具等;穿刺及纹身用具严格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