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持续病毒学应答(SVR)率、短疗程和高安全性是当前丙型肝炎领域正在追求的治疗目标,也是丙型肝炎的优化方向。我国最近批准了8周疗程的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方案,这将给哪些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2016年,吉利德一路高歌猛进,研发出全球首个全基因型的丙肝口服DAA药物吉三代,治愈率飙升至99%,治愈周期依然是12周。这款丙肝神药同样也被授权给了美国mylan制药公司,印度版的吉三代已经治愈了约万名中国丙肝患者。
虽然吉利德研发出的丙肝新药治愈率一路在升,但是治疗周期一直维持12周,并未取得突破。
曾将最快的治疗时常为12个周,这个新药的面世,让整个过程仅仅只需8周!
这款令人振奋的丙肝新药名为Maviret(glecaprevir/pibrentasvir,G/P),可用于治疗1~6基因型的丙肝病毒感染。它的振奋点在于其12周的治愈记录,仅需8周就可以治愈,并且治愈率可高达百分之97.5,这个丙肝新药已被欧盟委员会批准上市。
2017年9月,中国药监局批准了维建乐?和易奇瑞?治疗慢性丙型肝炎,其适应证为基因1型和4型,包括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中,HCV基因1b型患者,无论是无肝硬化慢性丙型肝炎还是代偿期肝硬化,均无需联合利巴韦林,直接选择全口服的3D12周方案。
2018年初,因为3D8周方案在部分人群中取得了非常好的疗效,而获CFDA批准。自此,HCV基因1b型无肝纤维化、或轻到中度肝纤维化(肝纤维化分期F0~F2)、初治患者可以考虑选择更短疗程的8周治疗方案(表1)。需要强调的是,如果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也不一定都选8周,12周或许更为踏实。
所有抗丙型肝炎的治疗我们都要考虑药物相互作用(DDI),因为现在我国的丙型肝炎患者的年龄普遍较大,合并用药较多。
在使用DAA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实践中,DDI的管理必不可少,但也并不可怕。只需在治疗前制定DDI管理方案,治疗中进行监测,就能很好地规避风险。2017年,英国学者发表的一项管理DAA相关DDI的真实世界研究显示:使用奥比帕利+达塞布韦钠的患者中近80%的患者仅通过临床监测即可避免DDI风险,同时进行DDI监测或者干预的患者也获得了高SVR率,与注册研究中没有DDI风险的患者相当[1]。
无论何种情况,我们都要密切监测、随访,监测可能的药物不良相互作用。如果患者确实不能减量,也不能停药,那只能换用其他DAA方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肝病研究所所长魏来教授对此同样表示:“目前,中国已上市的丙肝直接抗病毒(DAAs)方案治疗周期普遍在12周以上。奥比帕利片(维建乐?)联合达塞布韦钠片(易奇瑞?)治疗方案对于基因1b型、初治、无肝硬化(F0-F2)丙肝患者的8周疗程是迄今为止最短的,对于这部分患者可减少药物暴露量,降低医疗成本,有助于提高依从性。”
小编有话说:8周/疗程确实是丙肝药品的新突破,但由于仿制药还未上市,新药品价格偏高,患者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确实可以考虑缩短时间,如果条件有限也可以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印度版仿制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