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的宝妈在怀孕期间或者在生完宝宝过后,发现自己患有丙肝,也又清楚的知道母乳喂养对自己和对宝宝的好处,想要自己用母乳喂养宝宝。但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不清楚是否可以自己母乳喂养宝宝。像身边的朋友们求助,得到的答案各不相同,让宝宝妈妈更疑惑了。小编为各位宝妈详细解答,希望能为您排忧解难。
一、丙肝
1.什么是丙肝
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为丙型肝炎、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肝炎,主要经输血、针刺、吸毒等传播。丙肝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危害极大,已成为严重的社会和公共卫生问题。
2.发病的原因
丙肝感染是致病根本原因,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如饮酒,劳累,长期服用有肝毒性的药物等,可促进病情的发展。丙肝的病理改变与乙肝极为相似,以肝细胞坏死和淋巴细胞浸润为主。慢性肝炎可出现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严重者可以形成假小叶即成为肝硬化。
3.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的传播途径: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
丙肝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
(1)血液传播
①经输血和血制品传播由于抗丙型肝炎病毒存在窗口期、抗丙型肝炎病毒检测试剂的质量不稳定及少数感染者不产生抗丙型肝炎病毒,因此,无法完全筛出丙型肝炎病毒阳性者,大量输血和血液透析仍有可能感染丙型肝炎病毒。
②经破损的皮肤和黏膜传播,这是目前最主要的传播方式。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内镜、侵袭性操作和针刺等也是经皮传播的重要途径。一些可能导致皮肤破损和血液暴露的传统医疗方法也与丙型肝炎病毒传播有关;共用剃须刀、牙刷、纹身和穿耳环孔等也是丙型肝炎病毒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
(2)性传播
(3)其他途径
见于15%~30%的散发性丙型肝炎,其传播途径不明。小福建议宝妈们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的地方,以免在不经意间感染上丙肝,给自己和孩子、家庭带来不便。
二、丙肝可以母乳喂养吗
丙肝妈妈如果想要母乳,可以去医院做血清HBV-DNA检测,如为阴性,则可以母乳喂养,如为阳性则不能母乳喂养。但是处于丙肝等病毒感染期间不能母乳喂养。或者妈妈乳头有出血的情况下,暂时不能母乳喂养,待乳头破损痊愈后方可以哺乳,以免丙肝病毒通过血液感染宝宝。
只要肝功能正常,病毒含量低,可以母乳喂养,而且丙肝病毒主要是血液传播,至于母乳喂养是否可以传播丙型肝炎,目前尚无证据证明。绝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丙肝产妇和丙肝抗体阳性产妇的乳汁中存在丙肝病毒可能性小,可以给婴儿喂奶,但如果乳头有破溃出血,则应停止喂奶。需要指出的是,肝炎产妇的唾液中有肝炎病毒存在,故产妇不可口对口亲吻孩子。
此外,小福建议,喂奶前母亲应用肥皂流水洗净双手,以减少接触传播的机会。如果仍不放心,建议丙肝妈妈采用人工喂养方式,目前奶粉的营养成分与母乳越来越接近。另外,丙肝妈妈完全可以用吸奶器挤奶。尽量不使用电动吸奶器,虽然节省了宝宝妈妈挤奶的时间,但是还是非常有可能会造成乳头溢血,导致乳汁不纯净。将挤出得乳汁放入存储容器中,并在容器外贴上挤奶的日期及时间,这样便清楚地知道母乳保存的期限,以免不洁、过期导致细菌滋生,引起消化道疾病的发生。挤出的奶要放入冷藏设备冷藏。如果没有冷藏设备,妈妈可以准备一个迷你小冰箱,进行存储。装母乳的容器一定要留点空隙,不要装得太满或把盖子盖得很紧,以防容器冷冻结冰而胀破。最好将母乳分成小份(60-120ML)冷冻或冷藏,方便家人或保姆根据宝宝的食量喂食,不会浪费。喂奶前应先隔水加热,温度适宜即可喂宝宝。
三、丙肝的治疗
1.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有确切证据提示干扰素治疗能够降低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慢性化比率,可在丙型肝炎病毒感染急性肝炎发作后8-12周进行治疗,疗程为12-24周。
2.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应在治疗前评估患者肝脏疾病的严重程度,肝功能反复异常者或肝穿组织学有明显炎症坏死或中度以上纤维化者,易进展为肝硬化,应给予抗病毒治疗。
3.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①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尽管对治疗的耐受性和效果有所降低,但为使病情稳定、延缓或阻止肝衰竭和HCC等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严密观察下给予抗病毒治疗。②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多难以耐受IFNα治疗的不良反应,有条件者应行肝脏移植术。
急性丙型病毒性肝炎干扰素抗病毒效果好,90%患者可获得完全应答而彻底痊愈;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相对较乙型病毒性肝炎为轻,经标准抗病毒方案治疗,有机会清除病毒获得痊愈。部分患者感染20-30年后可出现肝硬化或肝癌。
小编建议各位患有丙肝的妈妈们,在哺乳期间,尽量挤出母乳进行喂养。如果是在宝宝的6个月后发现患有丙肝,可以给宝宝断奶,进行人工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