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护理 > 肝病预防 >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该如何接种呢?

哪些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该如何接种呢?

2018-04-05 来源:肝病中心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乙肝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对免疫原性并无明显影响。全程接种3针后可产生较高的保护性抗体水平,并获得最佳的长期性保护效果。
乙肝疫苗是用于预防乙肝的特殊药物。疫苗接种后,可刺激免疫系统产生保护性抗体,这种抗体存在于人的体液之中,乙肝病毒一旦出现,抗体会立即作用,将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会伤害肝脏,从而使人体具有了预防乙肝的免疫力,达到预防乙肝感染的目的。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其作用不仅是预防个体发病,更为重要的是预防和减少人群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进而达到减少并控制乙肝传染源的目的。现在,接种乙肝疫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
 
那么,什么人需要接种乙肝疫苗?又该怎样接种?
 
1.接种对象:
 
接种对象包括所有未接种或者未全程接种乙肝疫苗或接种史的18岁以上成人,及所有自愿接种乙肝疫苗的18岁以上成人。
 
尤其是存在以下风险的人群:
 
(1)存在性暴露感染风险的人群:
 
包括MSM(男同性恋者)、多性伴者、性伴为HBsAg阳性者及性传播疾病患者。
 
(2)存在职业暴露风险的人群:
 
如医学院校学生、接触血液的医务工作者、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及福利院、残障机构和托幼机构等工作人员。
 
(3)存在经皮肤和黏膜暴露血液风险的人群:
 
包括IDUs(注射吸毒人群)、HBsAg携带者或乙肝患者的家庭成员、易发生外伤者、血液透析者及器官移植者。

(4)其他人群:
 
如其他慢性肝病患者、HBV高发区的居住者及旅行者、免疫缺陷或免疫低下者、HIV阳性者、高校大学生及其他自愿接受乙肝疫苗接种者。
 
2.接种程序:
 
乙肝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免疫程序为0-1-6个月,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乙肝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对免疫原性并无明显影响。全程接种3针后可产生较高的保护性抗体水平,并获得最佳的长期性保护效果。研究提示,第2和第3针间隔6个月,其产生抗体水平高于间隔2或3个月者,但有可能增加对疫苗延迟应答的接种者获得HBV感染的风险。接种前不需血清学筛查。根据目前的证据来看,普遍认为接种前进行血清学筛查是不必要的。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ACIP)指出,乙肝疫苗免疫前是否需要筛查,主要是从成本效益考虑,而不是从安全性考虑。多年的研究和实践证明,对感染过和未感染过HBV者接种乙肝疫苗都是安全的。乙肝疫苗的成分分析及对各类人群乙肝疫苗免疫实践也证明,接种乙肝疫苗前不筛查是安全的。建议按照“知情同意,自愿接种”原则,接种前可不进行血清学筛查。
 
3.暴露前预防接种
 
(1)从未接种/未全程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
 
美国ACIP推荐乙肝疫苗接种剂量范围为10~40μg。WHO及美国CDC对成人(≥20岁)推荐的接种剂量为20μg,接种程序为“0-1-6个月”。多项研究表明,与接种低剂量疫苗相比,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可获得更高的抗体滴度,快速产生血清学阳转和血清学保护,无应答发生率低。对于成人从未接种者/未全程接种或接种史不详者,建议接种20μg乙肝疫苗,并遵循“0-1-6个月”的接种程序。
 
(2)高危人群:
 
一个国家的高危人群需要根据本国疾病流行模式来确定,因此,高危人群的界定会随国家不同情况而出现差异。由于整个社会背景的改变及生活习惯问题,高危人群涉及的人群越来越广。结合WHO、美国CDC及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的提议,建议在自愿的前提下,对包括在职医疗卫生人员,高校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学生),救援(公安、司法、消防、应急救灾等)人员,接受血液透析、输血和器官移植者,HBV感染者的配偶(性伴),IDUs,同性恋及性工作者等高危人群,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20μg乙肝疫苗。对于血液透析和器官移植者,可按照“0-1-2-6个月”程序,接种60μg的乙肝疫苗。

4.意外暴露后的预防接种:
 
(HBIG)主要用于被动免疫,注射后,可使机体迅速获得被动保护性抗体,对机体进行暂时性(3~6个月)保护。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用于暴露后预防,可预防人工自动免疫建立之前的HBV意外暴露感染。另外,暴露后预防接种有效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是早期首剂疫苗接种。研究表明,暴露时间与首剂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越长,预防的有效性越差。意外暴露后,建议采用HBIG与乙肝疫苗联合免疫。应在暴露后尽早接种第1针20μg乙肝疫苗,同时于不同部位注射HBIG200~400IU,并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肝疫苗。

5.接种后无应答者的处理: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大多数接种者体内可产生高滴度的保护性抗体。但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或其他原因,少数接种者对疫苗接种无应答(抗-HBs<10mIU/ml)部分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的人群,建议增加接种剂量和接种次数:即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肝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接种1针6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6.接种禁忌证:
 
乙肝疫苗注射部位为上臂三角肌;注射前必须将安瓿内的疫苗摇匀,成为透明乳白色。接种前应询问过敏史和病史,过敏性体质和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者慎用。已知对疫苗任何成分超敏者及以往接种乙肝疫苗后出现超敏症状者禁用。接种者如有发热、严重感染或其他严重疾病,应暂缓接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