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生吃鱼虾会带来肝吸虫病

生吃鱼虾会带来肝吸虫病

2018-03-14 来源:实验动物与健康生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肝吸虫主要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有时也会出现在胰腺内。华支睾吸虫是雌雄同体的吸虫。产卵后,虫卵会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在粪便里排出。

大事记

中华支睾吸虫,简称华支睾吸虫,又称肝吸虫或华肝蛭。1874年首次在印度加尔各答一华侨的胆管内发现,1875年被命名,1908年被证实该病存在于我国。1975年在我国湖北江陵西汉古尸粪便中发现本虫虫卵,继之又在该县战国楚墓古尸中再次检出该虫卵,从而证明华支睾吸虫病在我国至少已有2300年的历史。肝吸虫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在我国广泛分布并流行,尤其是在广东地区,据江门市疾控部门抽样调查加临床统计估算,2014年江门市400多万人口中有280多万人感染肝吸虫病,危害严重。

病原体

肝吸虫又名华支睾吸虫、华肝蛭,可引起华支睾吸虫病,又称肝吸虫病。成虫背腹扁平,体表无棘,虫体大小一般为(10~25)毫米×(3~5)毫米,淡黄褐色,一端较窄且有盖,另一端有小瘤,状似葵花籽。肝吸虫主要寄生在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胆管内,有时也会出现在胰腺内。华支睾吸虫是雌雄同体的吸虫。产卵后,虫卵会随胆汁进入消化道混在粪便里排出。

传播途径

淡水螺和淡水鱼类分别是肝吸虫的第一和第二中间宿主,而作为第二中间宿主的淡水鱼类是传播本病的主要来源,生吃或吃未熟透的淡水鱼类是感染此病的主要原因。肝吸虫主要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在我国广泛分布。肝吸虫病感染无性别、年龄和种族之分,人群普遍易感,主要感染有生吃或半生吃淡水鱼类习惯的人。

症状

患者的症状往往经过几年才逐渐出现,一般以消化系统的症状为主,疲乏、上腹不适、食欲不振、厌油腻、消化不良、腹痛、腹泻、肝区隐痛、头晕等较为常见。严重感染者会出现头晕、消瘦、浮肿、黄疸和贫血,或皮肤出现大量红斑。在晚期可发生肝硬化、腹水,甚至死亡。

预防措施

肝吸虫病是由于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含有囊蚴的淡水鱼、虾所致,预防肝吸虫病应严控经口传染这一环节,防止食入活囊蚴是防治本病的关键。不吃未煮熟的鱼肉或虾,改进烹调方法和饮食习惯,注意生、熟食的厨具要分开使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