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网友咨询这样的问题:乙肝患者都可以使用干扰素治疗吗?
很多乙肝患者治疗的时候都会用到干扰素,对于刚患上乙肝的患者来说,还不太清楚治疗乙肝的各种药物,这样很容易出现错用药物导致肝脏额外伤害。本文就介绍一下有关干扰素的问题。
干扰素是一种广谱抗病毒剂,常用于乙肝抗病毒治疗,干扰素并不能直接杀伤或抑制病毒,而是通过细胞表面受体作用使细胞产生抗病毒蛋白,从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复制,也就是说主要是起到抑制病毒增多的功能。抑制病毒复制对体内乙肝病毒含量高的乙肝患者来说是很重要的,而且干扰素在这方面的效果十分显着,所以被广泛应用于抗病毒治疗。
不过这并不是说每一个乙肝患者都适合使用干扰素,凡是有利必有弊,干扰素虽然效果好,但是却不能长期使用,而且有很大的副作用,如:
全身反应。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局部反应。有些患者在注射了干扰素的部位会出现红斑并有压痛感,一般24小时后会消失。
骨髓抑制。有些患者使用干扰素的过程中会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和网状红细胞减少的情况。
其他症状。如脱发、血沉加快、皮疹、嗜睡、过敏休克等。
由此可见并不是所有的乙肝患者都适合的。那么都有哪些患者不宜使用干扰素呢?
不适合使用干扰素的人群有:严重肝病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精神障碍、癫痫、抑郁症患者,严重心脏病患者,白血球、血小板较低的病人,已知的对干扰素制品过敏者。
比较保险的做法就是用药之前到正规的肝病医院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这样可以减少用错药的事情发生,使治疗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