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肝硬化 > 心源性肝硬化发病原因是什么?怎么治疗?

心源性肝硬化发病原因是什么?怎么治疗?

2017-12-21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任何导致下腔静脉血回心受阻的疾病都可导致肝脏淤血,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心源性肝硬化,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反复发作所致。长期淤血与缺氧,致使肝脏网状纤维组织增生,主要是肝小叶中央呈现星芒状纤维化,纤维组织把肝小叶分割形成不规整细胞团,即假小叶形成。

  心源性肝硬化病因

  任何导致下腔静脉血回心受阻的疾病都可导致肝脏淤血,如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慢性缩窄性心包炎,高血压性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等。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居心原性肝硬化的首位,风湿性心脏瓣膜病约4%~12%并发心原性肝硬化,心原性肝硬化53.2%由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引起,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时,右心房及右心室压力增高,影响肝静脉血液回流而引起肝淤血,肝硬化。

  慢性缩窄性心包炎时,肥厚的心包压迫心脏,极大地限制了心脏舒张期充盈,致使右心室舒张末期压力及右心房压力均增高,产生肝静脉血流受阻,肝静脉压力持续增高,肝脏中央肝窦扩张,淤血,出血,以致肝细胞缺氧及坏死,中央区网状纤维组织增生,导致心原性肝硬化。

  高血压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肺原性,先天性心脏病等合并有右心衰竭者,也可致肝静脉血流受阻,肝淤血而致肝硬化。

  肉眼可见肝脏肿大,呈紫色,边缘钝,患者死后或尸检时肝脏往往变小,切面可呈“肉豆蔻”状,呈红白相间,红色区域是出血区,位于门脉周围,临床上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程度与肝小叶坏死程度无绝对相关性。

  淤血性肝损伤最初累及小叶中央区,小叶中央静脉淤血,扩张,肝窦扩张程度与肝窦距小叶中央静脉的远近而有所不同,小叶中央肝细胞受压,变形和萎缩,细胞浆内呈颗粒样变,有核固缩,核分裂,细胞坏死,伴有棕色色素沉着,棕色色素位于小叶中央,可能因淤胆所致,邻近中央静脉的肝实质变性坏死最严重,随淤血的加重,坏死组织向门区延伸,严重淤血患者仅在门区有较正常的肝组织,随时间延长,中央静脉周围的网状纤维可塌陷,可见网状纤维组织和细纤维束自中央静脉延伸到另一中央静脉,这种相邻小叶中央静脉间的纤维桥样联接是心原性肝硬化的特点,由于患者多死于心血管疾病,所以肝脏本身发展为大面积广泛再生结节者少见。

  心源性肝硬化症状

  常见症状:第二性征改变、肝掌、恶心、乏力、腹水、腹胀、肝纤维化、肝星状细胞增生、肝叶萎缩、肝肿大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肝脏被动淤血患者,多为心脏严重衰竭所致的症状和体征,而肝脏受累表现则居次要地位,可有轻度右上腹不适,10%~20%有黄疸,体格检查可有充血性心力衰竭表现,包括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大多数患者肝肿大,少数可高度肿大,50%患者肋缘下超过5cm,有继发性三尖瓣关闭不全者可触及膨胀性肝脏搏动,随肝纤维化的形成肝脏可回缩至正常,15%患者有腹水,25%有脾肿大。

  心源性肝硬化西医治疗

  1、主要是纠正或减轻心力衰竭,可用利尿药、强心药和降低心脏后负荷的药物。但是,该类患者部分症状由肝脏引起,如顽固性低血糖及意识障碍,后者也与心输出量减少有关。

  2、心原性肝硬化本身并不引起严重的门脉高压和食管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但可致脾肿大和腹水。肝掌、蜘蛛痣和“海蛇头”少见。临床上,心脏功能的改善,如人工瓣膜置换术,解除缩窄性心包炎的心包狭窄和纠正先天性心脏病的解剖异常,可逐渐甚至很快改善肝细胞功能。

  心源性肝硬化中医治疗

  一、辨证分型治疗

  1、肝气郁结证(含肝胃不和、肝脾不调):

  治法:疏肝理气。

  方药:逍遥散加减。方中柴胡疏肝,白芍柔肝阴;当归养肝血;茯苓、白术、甘草健脾和胃,肝郁化热者加丹皮、黄芩;胁痛明显者加元胡、香附、郁金;纳差明显者加焦三仙、鸡内金;恶心、嗳气明显者加陈皮、半夏、苏梗。

  2、脾虚湿盛证:

  治法:健脾益气化湿。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中党参、白术、山药、莲子,甘草健脾益气;茯苓、苡仁、白扁豆健脾化湿;砂仁和胃,桔梗升提止泻。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升麻、柴胡;下肢水肿明显者加猪苓、泽泻、车前草。

  3、湿热内蕴证:

  治法: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茵陈蒿汤。茵陈五苓散加减。方中茵陈、栀子、大黄清热祛湿;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健脾利湿。黄疸较甚者加金钱草、郁金、公英、威灵仙等药;热象较明显者加黄柏、白花蛇舌草等药。

  4、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养肝肾。

  方药:一贯煎加减。方中沙参、麦冬、生地、枸杞子滋养肝肾;当归补血;减去对肝脏有一定毒性的川楝子;加香附理气。低烧者加丹皮、地骨皮、银柴胡、鳖甲等药。

  5、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化湿利水。

  方药:金匮肾气丸方加减。方中熟地、山萸肉补肾阴;炮附子、肉桂温补肾阳;山药健脾;茯苓、泽泻利湿。脾虚明显者加黄芪、党参、白术;腹水明显者加猪苓、车前草、汉防已等药。

  6、肝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可加丹参、三棱、莪术等药。疼痛明显者加元胡、三七等药;兼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兼气滞者加香附、青皮,益气及理气亦有助于活血。

  以上各证可以相兼,如脾虚湿盛证兼肝血瘀证,脾肾阳虚证兼肝血瘀证等等。

  二、简易方治疗

  1、丹参,黄芪,党参,桃仁,甘草。水煎服。用于早期肝硬化,症状不明显者。

  2、黄芪,丹参,车前草,茯苓,猪苓,泽泻,汉防己,大枣5枚。水煎服。用于腹水患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