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部分肝切除术是肝细胞癌(HCC)首选的根治性治疗方法。然而,在原发病灶切除5年内,HCC局部复发的风险高达70%。复发的危险因素现在已有较多研究证据,包括卫星灶、肝硬化和肿瘤体积较大等。
HCC复发后治疗主要包括二次手术(RH)、射频消融(RFA)和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RH常用于单一的肝内复发、Child–PughA级、肝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减少不明显的患者;消融和TACE可用于局部复发、Child–PughA和B级的患者;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考虑肝移植手术。
由于缺乏统一的专业指南,复发性HCC的治疗给临床工作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对此,来自英国的医学团队进行了一项系统性回顾于meta分析,探究复发性HCC的预后相关因素,研究成果近期发表于BritishJournalofSurgery杂志上。
研究方法
根据MOOSE(流行病学中观察性研究的Meta分析)指引进行文献检索,检索词包括“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recurrence”和“recurrent”,囊括截至2016年9月的MEDLINE和Embase数据库中的上线文献一共7549篇。选取高质量研究,排除伴随肝外疾病患者的研究、缺乏因果分析的研究、非英文且无翻译版本的研究,最终筛选出其中19篇,共包括2746例患者。
根据Newcastle–Ottawa评分(NOS)系统对文献质量评分(0-9分),总体生存率分析结果以风险比(HR)表示,不同治疗方法的相对效果用中位5年生存率来表示。研究结果还包括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
研究结果
1.基线数据
各文献的研究流程及研究结果异质性较大。但是研究质量总体较高,除三项研究外其余研究NOS评分均大于等于7分。所有研究均为队列研究,随访规范,选择或报告偏倚的风险较低。
患者的基线数据大致相似,年龄及性别占比无显著差别。主要治疗方法包括RH、TACE、RFA、肝移植或不采取治疗。采取RH(525例)、TACE(855例)和消融(658例)治疗的患者中位年龄分别为54.1,57和59岁。中位随访时间为26.2月。
2.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HR分析结果提示,RH或消融较TACE或不治疗的患者预后更好,术后至复发时间较长、复发病灶较少的患者预后也较好。而短时间内复发(如1年内)将明显降低生存率。此外,3个以上复发病灶、复发病灶直径大于3cm也会降低生存率。
3.总体生存情况
RH、消融及TACE治疗的中位1年生存率分别为89.7%、87.1%、79.7%,中位3年生存率为61.2%、48.4%、38.2%,中位5年生存率分别为35.2%、48.3%、15.5%。5年时,TACE的效果不如RH及消融治疗。
4.不同治疗方法对比
消融对比RH:
共1020例患者,比较消融(633例)及RH(387例)治疗的HR(图1)。结果提示消融与HR治疗无显著差异,数据异质性中等水平。
TACE对比消融:
由于研究数量太少,无法进行meta分析。
作者评价
长期以来,HCC患者复发后的治疗由于缺乏统一的专业指南而成为临床一大难题。本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提示,RH分别与消融和TACE相比较,患者的生存率未见显著差异。
此外,疾病复发越早、复发病灶越多、复发病灶越大,患者预后越差,对治疗的选择会带来一定影响。由于研究数量有限以及各地研究差异较大,本次分析结果还有待后续更多研究来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