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丙肝是隐形杀手,但也会有马脚露出,下面这些丙肝小常识,帮你快速识破丙肝!
一、丙肝传染途径
《中国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指出:
1.丙肝主要经血液传播(破损的皮肤和黏膜),包括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未经严格消毒的牙科器械;共用剃须刀和牙刷、纹身、穿耳孔也是潜在的经血传播方式;因静脉注射毒品导致丙肝传播占60%-90%。
2.与丙肝患者性接触和有多个性伴侣者,感染HCV的危险性较高。
3.母亲为丙肝患者,传染给新生儿的危险性是2%-7%。
4.接吻、拥抱、喷嚏、咳嗽、食物、饮水、共用餐具和水杯、无皮肤破损及其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一般不传播丙肝。
二、丙肝高危人群
1.与他人共用过注射器;
2.曾接受过输血、器官移植、长期接受血液透析者;
3.曾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器具进行过纹身、穿耳孔等;
5.曾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进行有创操作,如牙科治疗、内镜检查等;
6.曾与丙肝患者发生关系、有多性伴、男男行为,没有安全措施者;
7.怀孕前或怀孕期间感染了丙肝病毒的孕妇所生的孩子。
三、丙肝的症状
1.急性丙肝可出现恶心,食欲下降,全身无力,尿黄眼黄等表现。
2.慢性丙肝症状较轻,表现为肝炎常见症状,如容易疲劳,食欲欠佳,腹胀等。
3.若丙肝发展成肝硬化,会出现肝硬化的相应症状,如出现腹水、消化道出血等。
所以健康体检对发现丙肝非常关键。
四、如何确诊和治疗
确诊:如果丙肝病毒核酸(HCV-RNA)和丙肝抗体(抗-HCV)均呈阳性,或者丙肝病毒核酸(HCV-RNA)单独阳性,都能确诊为丙肝。
治疗:随着疗效好、副作用小、周期短的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普及,传统干扰素注射疗法已被舍弃。发现丙肝要及早服用抗病毒药物,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