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治疗 > 自测检查 > 不看会后悔:肝脏B超究竟能查出什么?一文全看懂!

不看会后悔:肝脏B超究竟能查出什么?一文全看懂!

2017-11-01 来源:肝胆宣教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建议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患者最好每年一次B超检查,如果是40岁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如果是肝硬化患者,最好每三个月至六个月进行一个B超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范于未然。

  B超检查是检查肝脏十分常用、实用、经济及无创伤的一种肝病影像学检查技术,能够通过透视看出肝脏和腹腔内的其他脏器。那么,在临床中B超检查可以诊断哪些肝脏病变?怎么看肝脏B超检查的正常值?

  B超检查可以诊断哪些肝脏病变?

  ①B超可以确诊肝脏囊肿,也可以确诊一般病人的血管瘤,但在诊断肝硬化时,有时难与肝癌相区别,因此需要再做核磁共振。

  ②B超检查如有肝缩小、各叶比例失常、表面不平、实质不匀、大小不一的结节、门静脉增宽、脾静脉增宽、脾大,可以结合临床资料做肝硬化的初步诊断。

  ③对于肝硬化病人发现少量腹水,B超检查比一般体检要灵敏得多,再不积极治疗可能会进展到大量腹水。

  ④肝硬化病人每6个月必须检查B超和甲胎蛋白,如有异常,还需要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来确诊。

  ⑤B超发现脂肪肝、胆囊息肉、胆肿或胆管结石,初步诊断可以成立,这些都不一定需要再做进一步检查。

  ⑥黄疸病人B超发现胆管扩张,必须做胆管造影以明确诊断,才能正确进行内外科治疗。

  ⑦B超检查结果常用“光点增粗”、“回声增强”等形容词来描述慢性肝炎的细微病变,但这些描述具有较大的主观性,与实际病变的符合率不高。

  肝脏B超检查报告通常有各种数据,医生是根据这些数据判断正常与否或是否存在疾患的。

  解读:肝脏的具体结构

  Couinaud分段法将肝脏分为8段,段的编号依据顺时针进行,门静脉分支分布于肝段内,而肝静脉位于肝段间,每段功能上是独立的,有独立的血液、胆汁引流道。每段的中心是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周围是血液流出的肝静脉。

  门静脉将肝分为上、下部分,门静脉左右支发出上、下分支分别进入每段的中心。

  肝中静脉:将肝脏分为左叶和右叶。

  肝左静脉:将肝左叶分为内侧段(II、III)和外侧段(IV)。

  肝右静脉:将肝脏分为右前段(V、VIII)和右后段(VI、VII)。

  教你读懂肝脏B超检查的正常值

  肝脏B超就像一个肝脏的“雷达”,B超检查对肝脏损伤程度及有无实质性病变等都可起到辅助诊断的作用,B超显示肝脏各叶的测量数值的正常范围如下:

  ①右肝最大斜径:不超过12.14厘米。以右:即静脉注入下腔静脉的肋下缘斜切面声像图为标准。

  ②肝右叶前后径:不超过8-10厘米,在肋间切面声像图上测量得到的肝脏前后缘的最大垂直距离。

  ③左半肝厚度和长度:厚不超过5-6厘米,长度不超过5-9厘米。

  ④肝尾叶长度和厚不超过4.5厘米:通过下腔静脉纵切面声像图,上为肝左静脉近端,下为门静脉左支横部,宽不超过4.0厘米,厚不超过2.0厘米;通过门静脉左支的斜切面测量下腔静脉与门静脉左支之间的尾叶厚度。

  另外,建议肝功能正常的乙肝患者最好每年一次B超检查,如果是40岁以上的慢性乙肝患者最好每半年进行一次B超检查,如果是肝硬化患者,最好每三个月至六个月进行一个B超检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范于未然。

  延伸阅读:肝脏CT轴位分段

  肝左右叶(IV段与V、VIII段)分界:沿胆囊窝上方肝中静脉至下腔静脉。

  肝左叶(内侧II、III段与外侧IV段)分界:沿镰状韧带和肝左静脉、肝中静脉汇合处下腔静脉连线。

  肝右叶(前侧V/VIII段与后侧VI/VII段)分界:沿下腔静脉下方肝右静脉至肝脏边缘。

  尾状叶:尾状叶(I段)在后方,尾状叶与其他叶不同的是,它经常经静脉直接与下腔静脉,而不通过肝静脉主干,也有可能同时接受门静脉左右支的血供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