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科普 > 肝病新闻 > 聊聊乙丙肝研究进展

聊聊乙丙肝研究进展

2017-09-08 来源:369肝友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肝炎是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或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导致的,其中以HBV和HCV感染最为严重,96%的肝炎死亡病例都是HBV和HCV感染导致的肝炎造成的。

  聊聊乙丙肝研究进展

  在我国,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约占人口总数的7.18%,慢性乙型肝炎是威胁我国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有1.7亿人感染HCV,在我国健康人群抗HCV阳性率为0.7%~3.1%。由于病毒生物学特点和宿主免疫功能等多方面因素,机体免疫往往难以有效清除病毒,致使约50%~80%HCV感染者发展为慢性肝炎,其中20%~30%将发展成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每年有1%~4%发展成为肝细胞癌。

  每年5月是肝炎意识月(HepatitisAwarenessMonth)。基于此,小编盘点近来肝炎研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与大家分享。

  感染肝炎病毒会提高患帕金森病风险

  根据最近发表在《neurology》杂志上的一项研究,HBV与HCV也许与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显示,HBV感染的患者有76%的风险会患帕金森病,HCV感染的患者则有51%的风险会患帕金森病,这些数字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水平。此外,自体免疫性肝炎、慢性肝炎以及HIV患者的帕金森发病率相比健康人群都没有明显变化。

  作者们认为该研究的局限性在于其没有排除其它生活因素的干扰,例如抽烟以及饮酒,这些因素同样也会对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产生影响。

  ClinLiverDis: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神经系统表现

  HCV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是难以集中注意力和思维迟缓。在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难以处理更高级功能信息,尤其是数字、持续关注、精神运动速度和学习记忆。Hilsabeck及其同事使用一系列神经心理测试证明,66名慢性HCV患者队列中受损表现主要为持续注意受损(82%)。与其他肝脏疾病的对照人群相比,慢性HCV患者表现不佳,并且伴随着合并症的存在和纤维化增加,表现更为不佳。其他研究已经证实了上述发现,并再次发现了工作记忆、持续注意力和信息处理速度的受损。有趣的是,涉及皮质下神经电路的神经认知异常模式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患者相似。

  多项研究已经显示了HCV与卒中之间相关。丙型肝炎和非丙型肝炎患者的卒中累积风险分别为2.5%和1.9%,丙型肝炎患者的卒中调整HR为1.27(95%CI,1.14-1.41),表明HCV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表明HCV与脑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呈独立、显著相关。

  Hepatology:生物物理所等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领域获进展

  4月26日,Hepatology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傅阳心课题组的研究论文VaccinesTargetingPreS1DomainOvercomeImmuneToleranceinHBVCarrierMice。该研究报道了基于乙肝病毒(hepatitisB,HBV)包膜蛋白preS1区域作为疫苗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的研究,为探究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该研究为治疗性乙肝疫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靶点。

  宿主细胞自然分裂可摆脱乙肝病毒DNA

  乙型肝炎目前尚无法治愈,原因是乙肝病毒DNA(脱氧核糖核酸)一直藏在受感染肝细胞的细胞核内,现有疗法很难将其根除。德国研究人员最新发现,宿主细胞可通过自然分裂摆脱乙肝病毒DNA。这一发现可谓找到了乙肝病毒的“软肋”。

  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研究结果发现,受感染人类肝细胞也会在分裂时失去大量病毒DNA。研究还发现了宿主细胞持续分裂却很难完全摆脱病毒DNA的原因:与未受感染细胞相比,受感染的细胞分裂较慢,而只要还有携带病毒DNA的细胞存在,就会产生更多的乙肝病毒。

  NatGenet:大数据分析揭示HCV如何与人宿主相互作用

  来自英国、瑞士、美国、加拿大、比利时和瑞典的研究人员首次开发出一种方法来分析和比较HCV的遗传组成,以及500多名HCV感染者的遗传组成。通过一起加以研究,这将让研究人员对HCV和人基因组如何与这种病毒相互作用并且改变这种病毒提供新的见解。相关研究结果于2017年4月1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Genetic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Genome-to-genomeanalysishighlightstheeffectofthehumaninnateandadaptiveimmunesystemsonthehepatitisCvirus”。论文通信作者为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EllieBarnes教授和ChrisSpencer博士。这项研究特别关注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改变HCV的两个人基因位点。

  人基因组的一个位点(即HLA基因,编码人白细胞抗原分子)揭示出HCV基因组中试图发生突变来逃避人免疫系统识别的那些序列。这些研究人员利用这些数据绘制出HCV基因组的这些选择性压力的图谱,从而能够被用来找出对这种病毒存活至为关键的弱点。这些弱点能够被作为开发新的疗法或疫苗的靶标。

  这项研究关注的人基因组的第二个影响这种病毒的位点激活在一些人体内被关闭的一个免疫基因(编码干扰素-λ先天免疫系统中的组分)。激活这个基因的影响是改变病人血液中存在的HCV病毒数量。

  PLoSPathog:HCV突变如何逃逸免疫系统的追捕?

  如今,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者们利用新型的试验手段发现病毒的突变的速度以及成功率要远远高于人们的想象,同时,他们发现了HCV突变的生物学机制,这一机制或许解释了HCV能够逃脱免疫系统以及疫苗对其造成的影响的原因。他们的研究发表在三月八号的《plospathogen》杂志上,研究者们利用最大的HCV自然库分选得到了HCV能够逃脱免疫系统追捕的突变路线。结果显示,病毒在抗体结合位点之外的突变会导致病毒抵抗能力的提高。

  具体来讲,研究者们分析了27个HCV患者体内筛选得到的113株HCV毒株,并且检测了每一种病毒对常见的两种抗体的中和敏感度的高低。研究者们对HCV的基因组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通过比对不同病毒毒株的基因组序列,研究者们找到了决定病毒毒性高低的关键性突变。他们发现尽管病毒对上述两类抗体的抵抗能力有高有低,但抗体与病毒颗粒的结合位点却几乎没有变化。之后,研究者们对HCV表面蛋白分子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虽然抗体结合位点处的突变与其抵抗性的高低并没有关系,但其结合位点之外的一些区域确实存在这样的突变关键位点。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