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浅谈“小三阳”肝炎转氨酶正常肝炎诊断的困难

浅谈“小三阳”肝炎转氨酶正常肝炎诊断的困难

2017-09-06 来源:乙肝病友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2、中国的《2011年更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倒有针对该情况建议:小三阳DNA阳,ALT持续正常但年龄大于40岁,密切随访+肝活检根据炎症考虑是否治疗。但是并未讨论40岁以下情况。

  [azwed女士的跟帖]

  一、情况:长期小三阳,DNA阳5次方左右,ALT在正常值低位(请教授看仔细这里非常重要,ALT是健康值、即女性19以下,并且长期这样!一般10左右多点)的情况,B超正常!即N年检查下来除DNA一切都非常良好。

  二、您的某些观点:您在《乙肝贴士4:血清转氨酶正常的““小三阳”肝炎》中指出:

  1、该状态HBVDNA大于5次方的患者1年内大多数将会ALT升高。4次方的近半数。但我的实际情况ALT并未上升过。

  2、“小三阳”肝炎多发在ALT正常值的高位,但实际情况是虽然DNA高,但ALT却是正常值的很低位,是否属于“小三阳”肝炎呢?

  三、我自己查的资料:

  1、《2009美国AASLD慢性乙肝指南》(没有找到更新版的了)没有针对该情况的建议,仅对“DNA大于4次方+ALT异常、或者对DNA小于4次方+ALT正常”进行建议,未涵盖“DNA大于4次方+ALT正常”这种情况。更不用说是DNA大于4次方+ALT正常低位了。

  2、中国的《2011年更新慢性乙肝防治指南》倒有针对该情况建议:小三阳DNA阳,ALT持续正常但年龄大于40岁,密切随访+肝活检根据炎症考虑是否治疗。但是并未讨论40岁以下情况。

  [斗士先生的跟帖]

  我男,36岁,发现小三阳20年,2010年11月份肝穿为G1-2,S1;随后一年ALT在46--70之间波动,DNA是3次方,偶尔1、2次4次方。三月前我咨询过,您说我已接近小三阳肝炎,让我再观察几月。最近三月观察的情况ALT分别为:120、42、120;HBVDNA连续三个月分别为:11000、7000、2100,还没用任何药物

  请问:1、能确定为小三阳肝炎吗?

  2、还是再继续观察几个月?

  3、如果确诊为小三阳肝炎,您建议是恩替卡韦还是长效干扰素?姥爷因胃癌60岁去世属于近亲有恶性肿瘤吗?

  【博主回复】

  1.有2次ALT是正常高值的3倍,HBVDNA在3-4次方波动,肝穿刺有轻度病变,年龄>35岁。根据这些资料,符合国内、欧洲、美国和亚太的《乙肝指南》对“小三阳”肝炎的诊断标准。

  2.“小三阳”肝炎的特点是病情(ALT和HBVDNA)常有波动性,不需要继续观察了。

  3.近亲有而性肿瘤,如家境宽裕,能耐受较长的疗程,当然用派罗欣更好.你只是轻度肝炎,用恩替卡韦也可以。

  我在09年4~6月期间曾经贴过5篇《浅谈“小三阳”肝炎》的系列博文;11年1月又贴过《乙肝贴士4:血清转氨酶正常的“小三阳”肝炎》。为什么对这一问题如此执着?因为当前肝硬化和肝癌有近80%是“小三阳”,而原因之一是“小三阳”肝炎漏诊而被耽误的。

  “小三阳”肝炎与“大三阳”肝炎有何本质区别?

  年轻患者的“大三阳”肝炎从“大三阳”携带转变不久,免疫耐受性还没有完全消失。免疫耐受性是肝细胞免受病毒破坏的免疫能力,所以此时病毒水平很高、而病变可以很轻,这一阶段标志炎症程度的是转氨酶,诊断肝炎需要谷丙酶在正常的二倍以上,并且连续3个月。

  中老年患者的“大三阳”肝炎免疫耐受性已经消失,病毒水平越高,病变发展越快、越重,此时的“大三阳”比“小三阳”更凶。

  “小三阳”肝炎有两个特点:①已经病毒变异,炎症轻微而缠绵;②免疫耐受性已经消失,血清病毒水平比转氨酶更能反映肝细胞病变。在这一阶段一时的炎症虽然较轻,因为表现隐蔽,长期累积,所以病变可以很重而耽误。

  为什么“小三阳”肝炎的转氨酶可以不增高?

  “小三阳”肝炎是变异病毒感染,变异病毒的复制水平较低,所以炎症较轻,而且常有波动性。一时病毒检不出,转氨酶正常,可能只是处于波动的低谷。

  “小三阳”肝炎一般都由“大三阳”肝炎转变,病程已经较长,这一阶段免疫耐受性已经消失,标志病变的主要是病毒水平,病毒水平越高、病变也越重。也有较少数患者,病变的进展极其缓慢,转氨酶可以长期正常,但一般都在正常的高位。

  这样的“小三阳”肝炎,因为转氨酶正常,大多被误诊为“小三阳”的慢性携带。一时的病变进展虽然轻微,但长期漏诊,病变累积,多年后可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这种病情发展过程,使许多人误以为慢性携带也可以发生肝硬化、甚至肝癌。

  “小三阳”肝炎诊断有何困难?

  血清转氨酶是区别慢性携带和慢性肝炎的标志,绝大多数患者都已清楚:在“大三阳”的乙肝病毒感染,ALT正常是慢性携带;ALT增高2倍以上连续2个月就是慢性肝炎。但少数“小三阳”肝炎可以肝功正常,对这些患者,诊断就相当困难。

  病毒5次方以上的一般都是肝炎,但不到这一水平的呢?

  B超、甚至CT和磁共振不能诊断肝炎;肝纤维化扫描也不能。

  “小三阳”肝炎大多炎症轻微,肝穿刺有时难以判断,或因组织过小而漏掉。

  常有“小三阳”的乙肝病毒感染者来门诊,我很少能在短时期内作出确定诊断。

  用什么思路来破解“小三阳”肝炎诊断的困难?

  “小三阳”肝炎不能漏诊,耽误时间长了可能发生肝硬化;“小三阳”肝炎不能误诊,变异病毒一般都用长期核苷类药治疗,如果只是慢性携带,治疗无效又可能耐药。

  只有血清病毒水平超过5次方拷贝/毫升,谷丙酶偏高,肝穿刺至少有轻度病变,可以诊断。

  不能达到此项标准者需要多项数据综合分析,每项数据有不同权重:

  病毒水平长期在3-4次方之间波动,偶可检不出;

  谷丙酶处于正常水平的高位;

  过去有过转氨酶增高,曾不规则用护肝降酶药;

  “小三阳”多年,很少检查;

  时有饮酒;

  表面抗原精确定量较高值;

  肝纤维化扫描弹性值提示轻中度纤维化;

  根据上面任何一条、甚至综合所有条款,都需要权重。如患者大于35岁,可能80%是肝炎;如只有20岁,肝炎的可能性大约只有30%。

  不要希望在一次门诊就能确定诊断。较好的办法是每3个月检查肝功和病毒定量,观察其发展趋势,如果还不能结论,还需要肝穿刺来辅助诊断。

  那开始就做肝穿刺不可吗?因为转氨酶不高的患者,肝组织病变常较轻微,也大多需要与上述各条来综合权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