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是人体非常重要的器官,许多人喜欢研究手相,其实通过观察“手相”,也可以估计身体的一些疾病,比如说肝掌。
肝掌有什么症状?
正常人的手掌掌面和背面的皮肤颜色呈均匀一致的淡红色。而肝掌表现为大拇指和小指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是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解除压迫后又呈红色,掌心颜色正常。如果留意观察的话,可看见大量扩展连片的点片状小动脉。
哪些肝病会出现肝掌?
当患上慢性肝炎,特别是肝硬化后,即可出现肝掌。正常人的肾上腺会不断地产生雌激素,与机体产生的雄激素保持相对平衡的正常水平,从而保证机体正常的生理生化代谢功能。另外,女性卵巢也会产生雌激素。这些雌激素随着血流周游全身,最后在肝脏被分解灭活。当发生肝硬化时,由于肝功能减退,雌激素的代谢灭活功能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久而久之,雌激素在体内积累多了,便刺激毛细动脉充血、扩张,形成了肝掌。
出现肝掌就一定代表有肝病吗?
当然,答案是否定的,出现肝掌不一定代表都有肝病。临床上往往见到一些健康的人(小孩多见)也存在肝掌。因此,如果出现肝掌,临床上我们应该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肝脏B超等多项检查后并经过综合分析判断,然后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
没有肝掌就代表肝脏健康吗?
没有肝掌等症状并不代表肝脏就是健康的。很多肝病患者(如酒精肝患者)临床表现并不明确,它仅在某种程度上与肝病的发展程度一致。所以,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提高警惕。尤其是长期饮酒的人,饮酒量越大,饮酒时间越长,肝脏的损伤程度越重。
哪些症状容易和肝掌混淆?
例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它是一种以红细胞增多为主的骨髓增生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疲乏、耳鸣等症状。患者皮肤、黏膜呈现显著红紫,常常会被误认为是肝掌。
肝掌需要治疗吗?
肝掌并非肝脏疾病的专利,肝掌也可见于类风湿性关节炎,营养不良、长期饮酒者,甚至是健康人群,因此出现肝掌应及时去医院进行相应检查,查明原因,然后根据病因进行对症治疗。
正常情况下,一些孕妇和处于青春期的少女由于雌激素分泌过多,超出了肝脏的灭活能力,也会出现肝掌。不过这种情况可以不进行治疗,随着分娩或身体的发育便会自然消失。
肝掌若是肝病患者急性期或炎症活动期宜卧床休息,待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活动量。若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慢性乙肝患者以及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可适当参加一些体力活动。因此,治疗需要根据病情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