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宝宝常见特殊的生理 新生儿疾病之黄疸

宝宝常见特殊的生理 新生儿疾病之黄疸

2017-06-23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

  当宝宝一有些异常时,家长们总是非常焦虑,但宝宝的这些异常中,有些却不属于病理状态,而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您了解过吗?那么,宝宝有哪些常见的特殊生理现象呢?广东省妇幼保健院林惠芳医师现在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的代谢特点,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在出生后2~3天出现黄疸,4~5天达到高峰,5~7天可以消退,但一般不超过2周,而早产儿多于生后3~5天出现黄疸,5~7天达到高峰,7~9天可以消退,最长可延长到3~4周,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85μmol/L(5mg/dl),否则,则要考虑病理性黄疸的可能。

  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一周内,宝宝由于奶量摄入不足,加之水分丢失、胎粪排出,可出现暂时性体重下降或生理性体重下降,约在生后3~4天达最低点,下降范围为3%~9%,以后逐渐回升,至出生后7~10日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如果下降体重超过10%或者至第10天还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时,则为病理状态,这是家长需要带宝宝前往医院请专业的医师检查分析其原因。另外,出生后及时合理喂哺,可减轻或避免生理性体重下降的发生。

  “马牙”

  在口腔上腭中线和齿龈部位,有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颗粒,即俗称的“马牙”,“马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形成,数周后可自然消退,家长切记不可用牙签挑破,以免发生感染。但少数初生婴儿在下切牙或其他部位有早熟牙,即医学上所称的新生儿齿或诞生牙,这种早熟牙多数活动易脱落而致吸入呼吸道,因此,需要拔除。

  乳腺肿大和假月经

  有些男女新生儿出生后4~7天会出现乳腺增大如蚕豆或核桃大小,2~3周后可消退,切忌挤压,以免引起感染;部分女婴5~7天阴道流出少许血性分泌物,如来月经般,或排出非脓性分泌物,可持续一周。上述两种情况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主要是由于来自母体的雌激素中断所致,家长可不必太过于焦虑担心。

  新生儿红斑和粟粒疹

  宝宝生后1~2天,在头部、躯干及四肢常出现大小不等的多形性斑丘疹,称为“新生儿红斑”,1~2天后自然消失。也可因皮脂腺堆积在鼻尖、鼻翼、颜面部形成小米粒大小的黄白色皮疹,称为“新生儿粟粒疹”,脱皮后自然消失。

  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新生儿:自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时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本病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炎炎夏日,尤其是在广东这个全国夏天最长的地区,夏天的气候尤其炎热。最近单位生宝宝的同事很多,有天聊天到夏季出生的宝宝黄疸怎么办?就这个问题,39小编跟南方医院新生儿科的陈红武教授咨询了相关内容。

  陈红武教授说:“夏季新生儿疾病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黄疸,还有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等。当宝宝出现一些症状时,家长要注意观察,看看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引起,不能判别时应立刻到医院让医生诊断,切忌自行用药。”

  如何判断宝宝得了黄疸?

  专家解释,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于皮肤、黏膜及巩膜黄疸为特征的病症。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持续时间较长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无其他临床症状。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的程度,如果仅仅是面部黄染为轻度黄染;躯干部用手指将皮肤按压后抬起,观察皮肤黄染的情况,躯干部皮肤黄染为中度黄染;用同样的方法观察四肢和手足心,如果也出现黄染,即为重度黄染,应该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得了黄疸会对宝宝健康有什么影响?

  在大多数情况下,出现黄疸是不用担心的。但是,如果宝宝的胆红素水平太高(因为没有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控制黄疸,而且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能会对宝宝的神经系统造成永久性伤害。极少数发生黄疸的新生宝宝发展成一种叫做核黄疸(也叫胆红素脑病)的疾病,这种病会导致宝宝耳聋,发育迟缓或出现一种脑性瘫痪。

  如何区分生理与病理性黄疸?

  陈红武教授介绍:“家长要判断孩子是哪种类型黄疸,如果是生理性的黄疸,就不用特别处理,只需密切观察。黄疸出现的时间,生后第2天开始出现,5-7天是高峰期,足月宝宝2周可消退,早产宝宝可持续3周,期间吃奶好,无特别不适现象,一般是生理性。若足月小孩,黄疸超过2周,甚至3周,黄疸延迟消退,可能是病理性。

  其中母乳性黄疸较常见,母乳里面有些蛋白质,孩子消化不了,引起黄疸,数值不高,宝宝一般状况好,吃奶好,体重正常生长,无其他不适,又排除了其他引起黄疸的因素,可诊断母乳性黄疸,不需要停母乳。”

  怎样预防新生儿黄疸?

  怀孕期间注意饮食卫生,忌酒和辛热之品,不可滥用药物,如准妈妈有黄疸病史,可口服黄疸茵阵冲剂。自确诊的服至分娩服药时间以两个月以上为宜。婴儿出生后宜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以便及时破损感染。

  得了黄疸的宝宝要如何护理?

  减轻生理性黄疸,父母要注意:

  1.让宝宝胎便尽早的排出在早期时我们要尽早给新生儿喂养,让胎便尽早的排出,因为胎便里含有很多胆黄素,因为如果胎便不排出干净胆黄素就会经过新生儿的特殊的肝肠循环重新到吸收到血液里使黄疸增多。怎样看胎便是否排干净呢?主要是看胎便从黑色胎便转变为黄色胎便就是排干净了。

  2.给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判断新生儿液体摄入是否充足的办法是看新生儿的小便,一般正常的新生儿一天6-8次小便,如果次数不足,有可能他的液体摄入不够,小便过少不利于胆黄素的排泄。我们应当保证新生儿的液体摄入,一般新生儿的胎便应当2-3天就排完了,这样就能减少其黄疸的程度。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康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