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酒精肝 > 喝酒脸红更易患肝癌 脸色看喝酒伤肝程度

喝酒脸红更易患肝癌 脸色看喝酒伤肝程度

2017-05-11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尽管葡萄酒里的确含有一些对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比如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白藜芦醇、花青素、单宁等抗氧化成分,适量饮用甚至还会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前提一定是适量。

  每4名酒精肝患者中,就有一人可发展成为????肝纤维化。1.5%-8%的酒精肝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酒精肝早期一般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只有随着病情的继续发展,继而会出现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老百姓有个说法“喝酒脸红的人不伤肝,喝酒脸白的人才伤肝”,这是个很大的认识误区。专家指出,饮酒时脸色的变化并不是人体对酒精耐受程度与代谢能力的等同表现,酒精肝高危人群不可“看脸色喝酒”。因为酒精肝发病隐蔽,很多酒精肝患者往往仅仅依赖保健品“解酒保肝”,忽略了酒精对肝脏的损害延误治疗时机。

  肝脏里有一种叫做细胞色素P450的酒精代谢酶,这个酶的活性高低和整个人体代谢酒精能力有关系。当人体大量饮酒时,会造成体内P450酶供给不足,肝脏对酒精的代谢解毒能力下降,进而造成肝细胞损伤。

  酒后脸红者肝损伤严重

  喝酒脸红,医学上称为潮红,代表身体中的乙醇脱氢酶多,乙醛脱氢酶少,使得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转化为乙醛的速度非常快,同时需要肝脏提供大量的P450酶把它们转化为乙酸。饮酒过量,消耗肝脏P450酶多,对身体的损害极大,特别是本身患有肝脏疾病的人,会造成疾病加重或发作。

  青年女酒精喝酒酗酒醉酒

  (喝酒脸红伤肝严重)

  研究发现:喝酒上脸的人代谢受阻

  从医学上讲,‘喝酒脸红的人更能喝’的说法是错误的!专家表示,任何食物进入人体后都要进行消化代谢。酒精代谢主要靠肝脏里的乙醛脱氢酶2(ALDH2)。酒量大的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2相对够用。而喝酒红脸的人,说明肝脏内的乙醛脱氢酶2偏少,酒精代谢会因此减慢、受阻,存留体内的酒精刺激血管扩张,导致脸色、及身体其它部位的皮肤发红(如颈部),另外还会出现心跳加快、恶心等醉酒症状。

  喝酒脸红的人并不能喝酒,这种结论在国外研究界也已经认定。美国《PlosMedicine》杂志2009年第3期第6卷上,刊载了一篇名为《酒精性脸红的反应:来自于饮酒关于食管癌未知的风险因素》的论文,美国国家酗酒与酒精中毒研究所和日本久里滨酒精过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的联合研究发现,对于体内缺乏乙醛脱氢酶2或这种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的人群来说,患食道癌的风险随酒精摄入量的增多而增大。这种风险发生的几率的可能远远大于那些饮酒后“面不改色”的人群。

  酒后脸白者切忌过量饮酒

  人们通常都认为:“喝酒脸红的人酒量小,喝酒脸白的人酒量大,能喝。”其实,这是错误的。

  酒后脸白者,体内高活性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少,主要靠肝脏里的P450酶慢慢氧化,靠体液来稀释酒精。一次大量饮酒易引起昏迷,同时发生急性酒精中毒。

  饮酒后,加大了肝脏的负担,同时,心脏的跳动也加快,负担也在加重。为了给主要脏器提供足够的血液,某些人表现出来的是脸白了。其实,这是人体自我保护的一种信号,或者叫做一种反应。

  人喝酒后,8%的乙醇被十二指肠和空肠吸收,其余由肝脏分解。但在过量饮酒后,血压下降。机体为了维持正常的血压,会使周身的血管和毛细血管收缩,从而保护了大脑和主要器官。这样,势必引起末梢血管血流减少,使脸色变得苍白。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认为自己量大还继续喝下去,则如同火上浇油、雪上加霜,极易伤害身体。人的酒量大小,主要取决于肝脏分泌的乙醇脱氢酶的数量和活性的强弱。脸红脸白绝不是能喝不能喝的标志。

  由此看来,说喝酒脸白的人就能喝酒的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而且也是十分有害的。所以,喝酒脸白的人喝酒时要特别慎重,切不可倚仗脸白而贪杯,一定要维护自身的健康。

  酒后脸青者应滴酒不沾

  少数饮酒后面色发青的人在乙醇吸收5-10分钟内,面部感到灼热,同时面部或全身皮肤出现潮红、搏动性头痛、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出汗、口渴、胸痛、低血压、晕厥、视力模糊和神志紊乱等症状,医学上叫做“乙醛综合征”,这是乙醇氧化代谢引起显著的血乙醛水平升高之故。酒后面色青者应注意保肝肝脏,远离酒精。

  TIPS

  几种解酒误区

  浓茶解酒:“喝浓茶能解酒”是许多人最常见的看法。但实际上浓茶解酒并不全面。专家解释,浓茶中的茶多酚虽然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浓茶中的茶碱会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反而会加剧头疼。

  喝醋解酒:有人说喝醋或者喝酸的东西能解酒。专家称:“消化科的医生,最怕的就是酸性的东西。”本来酒精对胃肠黏膜刺激就不小,如果还喝醋或吃酸性的食物,加重对胃肠黏膜的刺激,容易诱发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疾病。

  俗话说“无酒不成席”、“有酒好办事”,尤其在节假日、聚会、交际的场合,人们饮酒已是一种习俗了。近些年来酒桌上也流传了不少经典“传说”,比如喝酒红脸是海量的表现;红酒兑雪碧好喝又时尚、白酒伤身红酒养人等等。这些说法都靠谱吗?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那些关于酒的“传说”。

  “喝酒脸红的人千杯不醉,都是海量”吗?

  这句话常在宴席上被用作劝酒的理由。一些人认为喝酒脸红代表血液循环好,能迅速将酒精分解掉,所以千杯不醉。真的是这样吗,酒量和脸色有多大关系?

  要想弄清脸红的秘密,咱们就得先从酒精的吸收与代谢说起。

  喝酒后酒精先进入胃内,一小部分在胃内分解,大部分进入肠道被吸收进入血液。进入血液的部分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通过肺呼出,而绝大部分进入肝脏进行代谢。

  在肝脏代谢过程中,需要两种酶的参与,一种是乙醇脱氢酶,另一种是乙醛脱氢酶。首先由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把酒的主要成分乙醇转化成乙醛,再由乙醛脱氢酶把乙醛转化成乙酸,最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起决定作用的就是乙醛脱氢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越强,乙醛转化成乙酸而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被排出体外的速度就越快。

  乙醛脱氢酶活性的高低很大一部分是由你的基因决定。与欧美人相比,有半数的亚洲人酒后更容易出现脸红的表现,这就是传说中的“亚洲红脸”。乙醛脱氢酶活性的多少可是决定你喝酒是否会脸红以及酒量大小的关键因素。很显然,如果体内乙醛脱氢酶的含量较少时,就不能彻底分解乙醛,这时身体内的乙醛含量就会增高,会引起人体末梢血管扩张,出现脸红,血压下降的情况。此时身体就会分泌肾上腺素使血管收缩,于是心跳加快,血压上升。这就是有人喝酒脸红、心跳加快的原因所在。

  可别小看这个在酒精代谢过程中分解产生出的乙醛,它对肝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轻度伤害可成为酒精肝,长时间就会导致肝细胞的坏死及纤维化,严重时可能导致肝硬化,进而可能发展成肝癌。如果你的体内缺乏这种酶或者酶的活性低,酒精就不能被快速代谢,体内就会发生乙醛的蓄积。所以,喝酒脸红大多数是乙醛脱氢酶缺乏造成的。

  酒桌上再遇到这类人,我们就不要劝他们喝酒了。乙醛代谢不出体外会对肝脏带来的损伤。脸红只是身体不适的一个反应,并不是真正的海量的象征。

  酒喝酒干杯碰杯

  红酒兑雪碧好喝又时尚?

  各种酒兑着饮料喝,似乎成了当下的一种时尚。红酒兑雪碧,啤酒兑可乐……各种奇葩“混搭”组合数不胜数。由于兑了饮料的酒浓度降低了,喝起来的感觉像在喝饮料,所以也给那些原本不能喝酒的人创造了畅快痛饮的机会,让大家在节日里也有条件一起举杯了。

  但是通常兑了的碳酸饮料的酒,在胃里释放出二氧化碳气体会令酒精很快进入小肠,这无形中就加快了酒精吸收的速度,从而加大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另外,兑着饮料喝酒,看似酒精得到了稀释,伴随着愉快的口感,很容易让人放松了对酒精的警惕。感觉像在喝饮料,因而越喝越多,等察觉到酒精作用时,恐怕已经喝多了。

  因此,在这儿建议您喝酒不要兑饮料,尤其是碳酸饮料。一方面碳酸饮料加快了酒精吸收入血的速度,另一方面会变相的让人喝的更多。这实际上也增加了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白酒伤身,红酒真就养人吗?

  酒这东西绝对是小饮怡情,大饮伤身。

  尽管葡萄酒里的确含有一些对健康有益的生物活性物质,比如被很多人津津乐道的白藜芦醇、花青素、单宁等抗氧化成分,适量饮用甚至还会对心脑血管有一定的好处。但是,前提一定是适量。

  很多人意识到喝高度酒会伤身,喝葡萄酒对健康有益,因此认为多喝点儿更益健康。事实上,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喝多了都会对健康带来威胁。

  那我们平时总在提的如饮酒应限量,这个“量”应该怎样把控呢?

  中国营养学会给出的建议是男性每天25克酒精,女性每日15克的限量。

  酒精量换算成不同酒的种类怎样计算?

  有一个很简单的公式,男性可以用2500(女性用1500)除以所饮酒的酒精度数,即可计算出每日饮酒的合理上限了。

  以酒精度为50°的白酒举例,用2500除以50°,即得出50克来,那么50克(一两)便是这种度数白酒的一日饮用上限;以10°左右的葡萄酒为例,2500除以10°即得出250克来,这意味着这瓶10°左右的葡萄酒的一日饮用上限是250毫升。

  女性朋友适当减少饮酒数量,所以,同样的方式,用1500作为分子,酒精度数作为分母即可做出轻松计算。

  饮酒过量就会有患酒精性肝病的危险。所以切记:如饮酒应限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