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科普 > 肝病症状 > 甲肝病有什么症状 甲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甲肝病有什么症状 甲型肝炎的发病机制

2017-05-0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甲型肝炎病毒(HAV)经口进入人体后,由肠道进入血液,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约1周左右后进入肝细胞,并在细胞内进行复制,2周后由胆汁排出体外。

  甲肝是指感染了甲型肝炎病毒而引发的一种疾病,甲肝的感染对象以青少年及儿童为主,成年人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它是各种病毒性肝炎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

  甲型肝炎可分为四个阶段:潜伏期,前驱症状期,黄疸期,恢复期。那么,不同阶段的甲肝会哪些表现症状呢?且听专家为您解答:

  第一阶段是潜伏期,一般是15-45天,没有甲肝症状表现。

  第二阶段是前驱症状期,此时患者会出现感冒的流感症状,时间较短,大概三天左右。

  第三阶段是黄疸期,此时期患者会出现皮肤、巩膜、尿液发黄、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腻、头痛等症状。

  第四阶段是恢复期,此时黄疸消退,肝功能恢复正常,各种不适症状开始消失。

  甲型肝炎无病毒携带状态,传染源为急性期患者或者隐性感染者,引起甲肝的甲型肝炎病毒(HAV)存在于患者的粪便、血清、胆汁以及肝细胞浆中,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粪便污染饮用水源、食物、蔬菜、玩具等均可引起流行,患者多有食欲减退、疲乏、厌油、肝大、肝功能异常等表现,其可能发病机制包括如下:

  甲型肝炎病毒(HAV)经口进入人体后,由肠道进入血液,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约1周左右后进入肝细胞,并在细胞内进行复制,2周后由胆汁排出体外。HAV在肝内完全复制的同时,亦可进入血液循环,引起低浓度的病毒血症,其引起肝细胞损伤的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多认为在感染早期,由于甲型肝炎病毒大量增殖,使肝细胞轻微破坏,随后细胞免疫起到重要作用。在感染后期抗HAV产生后可能通过免疫复合物机制使肝细胞破坏。

  甲型肝炎的基本病变与其他肝炎类似,以肝损害为主,肝外器官可有一定的损害,表现为弥漫性的肝细胞变性、坏死,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肝细胞再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