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科普 > 肝病新闻 > 出国看病喜从天降 丙肝肝硬化虚惊一场 丙型肝炎新药在国内上市十分迫切

出国看病喜从天降 丙肝肝硬化虚惊一场 丙型肝炎新药在国内上市十分迫切

2017-04-1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丙型肝炎隐匿性强,中国的丙肝患者在发现时年龄较大,有不少已经出现肝硬化,增加了治疗难度,降低了治愈率。如果能早期发现丙肝,提早进行治疗,可使大量丙肝患者获得治愈的机会。

  “我现在好了,指标一切正常,啥事儿没有,这次出国看病很值!”今年刚满60岁的老王如今逢人便说自己去年赴美看病的神奇经历。当时还不满60岁却罹患丙肝肝硬化的老王,被国内医生告知必须进行肝移植,美国检查却又说病情不严重、建议停止用药,一想起这两种迥然不同的待遇,老王止不住摇头叹息“造化弄人”。

  国内知名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麻省医疗国际专家表示,老王的遭遇并非个例,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人选择出国寻求更好的医疗服务,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国外医院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多学科专家团队会诊,准确定位病情。同时,采取精准化的医疗手段和用药,确保病人能药到病除,在挽回生机的同时,不花冤枉钱。

  悲由心生未及花甲罹患肝硬化

  一直以来,丙肝在国内都被认为是最难治愈的疾病之一,其中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二是相对落后的治疗手段,致使一些丙肝患者在病情并不十分严重的情况下,却遭遇误诊,进而影响病情,严重者甚至抱憾终身。老王不幸就成为了其中一员。

  今年60岁的老王在老家做建材生意,事业家庭一直顺风顺水。2016年,老王被老家的医生诊断得了丙肝,到北京某三甲医院复检后被确诊为丙肝肝硬化,医生开了瓶瓶罐罐一大堆的药,并对他进行了注射治疗。然而老王在进行长达14个月的药物+注射治疗后,去复查时却被告知病情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医生建议进行肝移植。

  众所周知,一定程度而言,肝移植虽能有效去除肝脏方面的疾病,有效保证患者的生命,但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首先,患者要想进行肝移植必须接受全面的医学评估以降低风险,对肝移植候选受者的评估涉及到患者的社会心理、经济状况、全身情况、其他疾病对肝移植受体的影响、患者肝脏病变程度及对机体的影响等诸多方面。

  其次,一般情况下,患者必须是存在一定的血缘关系才能进行肝移植方面的手术,且手术之后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排异反应。得知要进行肝移植,老王一度非常悲观。

  经历过14个月的治疗后,他不想再继续忍受长期的病痛折磨,更不想让身边的亲人为自己捐献器官。和老伴儿商量后,老王决定让儿子从外地回来接手生意,并写好了遗嘱安排后事。

  同学支招出国看病现治愈希望

  老王的儿子回到家,了解了情况后,立即与学医的同学取得了联系。同学建议,老王这种情况可选择出国一试,原因正是国外有更先进的医疗手段和更高效的治疗药物。听完同学的建议,小王在努力说服父母同意出国看病后,根据同学引荐,随即和国内知名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麻省医疗国际的客服电话。

  作为一家专注为国内客户提供美国专家会诊、赴美就医、高端体检、精准医疗、医护培训等一站式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麻省医疗国际一致致力于为国内客户搭建直通哈佛医学院教学附属医院的国际化、专业化海外医疗服务。在耐心进行深度沟通后,麻省医疗国际专家对老王的病情有了充分的了解,他们先是安慰老王一家放宽心,在丙肝治疗方面,作为世界医疗技术最发达的国家,美国肝病研究学会(AASLD)和美国传染病协会(IDSA)对现有的最佳证据进行评估,联合制订了丙型肝炎指南,为执业医师提供了关于HCV感染成人患者最佳筛查、管理和治疗的最新推荐意见。美国很多权威医院在治疗丙肝方面都有着先进的治疗技术和精准化的治疗手段,老王的病情还是有很大的治愈希望的。

  随后,麻省医疗国际专家团队为老王整理好了中文病情介绍,撰写了英文转诊病历,并根据老王的病情特点,为他推荐了国际最顶尖的丙肝治疗医院——美国梅奥诊所,一家拥有6万员工的大型医院,每年接诊约100万病人,与之相对的是,为老王看病的那家北京三甲医院,仅有4000名医护人员,每年却要应对来自全国的300万病人。梅奥诊所在医疗资源的方面的优势一目了然。

  喜从天降检查结果指标正常

  经过半个多月等待,在麻省医疗国际的帮助下,老王一家终于踏上了赴美医疗之旅,麻省医疗国际专业的海外落地服务队伍,为老王一家提供在美国的吃住行等服务,还专门配备了生活翻译和医学翻译,随时为老王提供24小时生活、医疗帮助和陪同服务。

  来到梅奥诊所,老王一家感受到了与国内医院完全不同的一面。梅奥诊所的接待处就像外企公司的前台一样,工作人员并不穿戴白大褂,态度非常友好亲切。到了诊所后,工作人员让老王一家先在休息区等候,等候区则布置得像星级酒店的大堂,舒适的沙发、茶几,配备杂志、咖啡机、饮水机、糖果和小饼干。这样的环境让老王一家倍感舒适,并不觉得自己得了很重的病,原本紧张的心情也慢慢放松下来。

  主治医生在了解完老王的病情后,让他重新做了CT和MRI片子检查,也确诊为丙肝肝硬化。随后又让老王做了一个无痛胃镜,并进行了抽血化验。化验结果出来后,老王一家得到了巨大的惊喜,经过多学科专家团队联合诊断,医生告诉老王,国内14个月的治疗其实起到了很好地效果,唯一的问题是治疗周期有些长,在美国,这种治疗方式最多持续12个月,此后再治疗不但无效,反而还加重身体的负担。

  “王先生,现在您各项指标正常,不需要吃任何药,只需要按期检测肝功能就可以了。”当从翻译口中听到这句话时,老王一家忍不住喜极而泣,长久以来埋伏在心头的阴云终于一扫而过。得知病情无碍后,老王一家趁着签证未到期,顺道在美国转了转,旅旅游,随后返回了国内。如今,老王依然在老家经营生意,儿子也如愿暂缓了成为接班人的步伐。

  精准医疗给患者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老王儿子在给麻省医疗国际的感谢信中感慨:同样是丙肝肝硬化,国内医生认为是最难治的一种肝硬化,必须进行肝移植,美国医生却认为,只要丙肝得到有效控制,肝硬化就不会再发展,只需要按期做好检测控制丙肝即可。

  据麻省医疗国际专家介绍,和国内一般只要一个医生就能判定患者病情不同,以梅奥诊所为代表的美国医院认为,每个患者都是不同的病体,都需要最合适自己的治疗方案。本着为患者负责的态度,在美国,医院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召集放疗、手术和化疗等所有相关医生一起研究,整个团队来确定最终的病患整套治疗方案,而不是随便一个医生随意来制定。

  此外,麻省医疗国际专家还提到,美国最新的特效药物和医疗手段,都是针对不同的基因靶点研发的,没有极其精确的检测,没有精通癌症机理的专家不可能制订出最适合每位患者病情的治疗方案、尤其是用药方案的。

  也因此,美国医院组成的多学科专家团队针对每位患者的基因突变制订的精准医疗方案是患者受益的关键。在麻省医疗国际经手的出国看病癌症患者当中,经过美国医院联合会诊,很多患者都需要调整治疗方案,并由此获得了更好的治疗机会。

  从需要进行肝移植,到不用在吃任何药;从准备后事,到安然无恙,老王的经历也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患者拥有更多诊疗选择的必要性。在此,我们也提醒依然在忍受癌症及重大病症折磨的广大患者及亲属,当在国内看病收效甚微,国内医疗方案感到质疑之时,当你在看病的过程中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之时,不妨借助知名海外医疗咨询服务机构麻省医疗国际的力量,选择远程会诊或者出国看一看,也许真的就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中国约有一千万HCV感染者。75%~85%的HCV感染者无法依靠自身免疫清除病毒,因而会演变成慢性丙型肝炎(简称丙肝)。慢性丙肝如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治疗,有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患者中,约有3%~10%可演变为肝细胞癌。慢性丙肝给患者、家庭和国家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中国迫切需要加速口服药物在国内的上市

  近5年来,丙肝治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抗HCV的直接作用抗病毒(DAA)小分子药物出现空前迅速发展的局面,其密集的程度是历史上其他疾病领域从未有过的,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事实上,早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时代,业界就已经认识到,HCV可被清除,丙型肝炎可被治愈。

  但限于该联合治疗的疗效、毒副作用和使用限制等,很多患者无法实现治愈。同时,我国公众对丙肝防治的低认知度也妨碍了患者及时得到诊断和治疗。不过,随着高治愈率的小分子药物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和筛查教育的加强,使更多的丙肝患者得到治疗和治愈不再是难以企及的梦想。

  虽然全口服抗病毒药物在发达国家已成为丙肝治疗的主流方案,但在中国,由于目前仍然没有小分子药物上市,聚乙二醇化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仍然是当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案,但该治疗毒副作用大、疗程长,需注射给药,使用不方便,且治愈率仅为44%至70%,治疗基因1b型的复发率为10%;另外,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如严重肾病,严重肝硬化患者,都不适合使用或无耐受干扰素。

  因而,摆在这些患者以及那些治疗失效的患者面前的选择就只有等待两个字。另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当前国内不少患者通过各种途径从国外购买DAA,但是代购渠道鱼龙混杂,真假难分,使得用药规范与安全令人堪忧。

  2015年年底,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共同发布了更新版中国丙肝防治指南,其中纳入了对口服抗HCV药物的介绍,就是针对以上现象,希望指导规范用药,保护患者与国内医生的权益,并促使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加快审批DAA,从而真正规范临床用药。

  2016年4月18日,国家药监局公式了一批拟纳入优先审评的丙肝药物名录。根据推算,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年初,我国将会陆续有不同的口服药物上市。

  魏来教授认为,“此举会给中国丙型肝炎的治疗带来一个革命性的变化,即中国的丙型肝炎治疗终于赶上了国际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方针,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国内外对于丙型肝炎新药治疗研究所获得的数据”,其中包括中国首个全口服药物治疗丙型肝炎的III期临床注册研究结果。

  魏教授也表示,希望全口服药物治疗丙肝的方案能够尽快获批,从而尽快让中国患者通过服用正规途径获得的药物获得治愈。

  消灭丙肝医院仍是主要战场

  鉴于口服抗丙肝病毒治疗方案可缩短疗程,大大提高治愈率,而且副作用大大低于干扰素,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初步设立目标,计划在2035年在全球范围内通过药物治疗消除丙肝。但是有数据显示,在中国大陆的约1000万例慢性HCV感染者中,接受抗病毒治疗的不足1%。

  魏来教授指出,丙型肝炎隐匿性强,中国的丙肝患者在发现时年龄较大,有不少已经出现肝硬化,增加了治疗难度,降低了治愈率。如果能早期发现丙肝,提早进行治疗,可使大量丙肝患者获得治愈的机会。

  由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牵头开展的丙肝临床实践全国医生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陆地区医生对丙肝的筛查意识、院内丙肝患者转诊意识需要提升。魏来教授认为,做好医院内的丙肝患者筛查和转诊路径设计是发现和治疗丙肝患者的一个重要途径,是提升丙肝治愈率的首要前提。他说道:“国家通过谈判机制使得中国的患者能够获得丙肝口服药物,而且负担得起,对于这点我们是充满希望的。如果我们能够贯彻落实好国家卫计委行业标准,就会促进对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诊断,而只有早期诊断才能够早期治疗,才能够减少肝硬化、肝癌的发生率。同时,因为丙型肝炎没有疫苗,所以每治好一个患者相当于减少一个传染源,因此治疗丙肝不仅对于患者个体,对于国家整个肝脏疾病管控和公共卫生事业都是有好处的”。

  DAA应用于临床后,临床医生的八项注意

  当口服DAA药物在中国上市以后,临床医生要注意什么?魏来教授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治疗目标改变,原来的目标是降低清除HCV,降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现在的目标比原来更宽,更高。因为DAA能够用于肝硬化患者,所以新的治疗能够减少肝硬化失代偿对于肝移植的需求或者延缓移植。

  第二,对于移植患者,DAA没有干扰素的副所用,所以可以减少移植后的再感染。

  第三,治疗目标的适应证变广,原来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时有诸多禁忌,但口服药物的使用禁忌很少,因此原来无法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和利巴韦林的患者现在都能接受治疗。

  第四,监测改变。过去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时,治疗前首先要进行监测筛查,如活动性心脏病、肝硬化失代偿、白细胞计数等。治疗过程中也要注意监测,如治疗一个月监测血常规,治疗每三个月检测血糖、甲状腺功能和甲状腺抗体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等。但这些在小分子药物时代得到了极大简化。

  第五,对于病毒的监测和RGT改变。原来用干扰素在4周、12周要检测,通过病毒变化来调整疗程,即所谓RGT(应答指导的治疗)。而在口服药应用中,病毒检测时间点上最重要的是两个时间点,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或者治疗结束12周。而且无需RGT。到目前为止,只有一个在基因3型患者人群中进行的研究认为,基因3型患者如果在治疗两周时病毒仍未转阴,应该延长疗程。

  第六,初治和经治没有区别。在干扰素时代,如果患者是干扰素治疗失败的,我们需要判断其失败原因。如果以往干扰素治疗取得治疗结束时的应答,但是随访过程中病毒再次出现,一般推荐干扰素再治疗,因为再治疗效果比较好。但如果患者用干扰素治疗未取得应答,如治疗12周病毒下降<2log,为无效应答,这个时候并不推荐再治疗。但是用口服药物之后人们发现,对干扰素未治疗过和治疗失败的患者,效果一样。所以过去的经治和初治的概念消失了。当然,这两个概念未来还可能出现,但那时是针对口服药物的初治和经治。

  第七,要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因为口服药物大多通过肝脏代谢,要注意药物有没有相互作用,当两个药物用同一个代谢途径的时候,血药浓度可能发生改变。浓度增高了会有不安全的因素,降低了效果不好。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监测,监测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血尿常规。

  第八,注意亚洲患者的共同特点。亚洲人群中HBV感染的流行率较高,这一点和欧美不同。因为HBV和HCV同时感染时,HCV会抑制HBV,当通过药物抑制HCV后,可能会出现由HBV感染导致的肝炎发作。因此对于中国患者一定要检测是否合并HBV感染,并且评估治疗的先后顺序。如果先治疗丙肝,在治疗过程中需关注HBV和转氨酶的变化。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