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提醒市民,冬春季节,市民最要防范的是在外饮食感染甲肝和戊肝,同时切勿生食水产品和蔬菜。
不吃半生的蔬菜
为啥在外饮食特别容易感染肝炎?专家介绍,在我国很多地方,施肥用的粪便未经过杀灭活病原处理,蔬菜被施用了这样的肥料后,即可能含有病毒感染者的病毒,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易由此传播。除了蔬菜等食品外,水源、餐具被污染后,也可引起散发感染,并常有爆发性感染。
但这些病毒很容易经加热而被灭活,失去传染性。所以,市民在外就餐尽量不要去卫生条件不充分的餐馆用餐,或者尽量不要吃生的或半生的蔬菜。
警惕“类似感冒”
专家介绍称,甲肝及戊肝患者初期往往会出现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的症状,由于这些症状类似感冒,因而许多患者只是当普通感冒来治,不仅耽误了治疗,也提高了传染他人的可能性。专家因此建议,吃熟食,不生食水产品和蔬菜,勤洗手就可有效预防甲肝及戊肝;同时在吃过生食一段时间后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肝区疼痛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做肝功能检查。
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因此通过甲肝疫苗或甲肝免疫球蛋白的预防接种能提高人群的免疫力,是建立免疫屏障的有效方法。
预防
1、从根本上说,应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改善居住条件,普及卫生常识,搞好环境及个人卫生。
2、管理好传染源,早期发现患者,特别是在甲肝流行区,不仅隔离现症患者,更重要的是早期发现并隔离现症换制周围的隐性感染者。
3、切断传播途径,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加强饮食、水源及粪便的管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实行分餐,生食与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贮藏容器均应严格分开,防止污染。
4、保护易感染者,包括被动免疫和主动免疫两种方式。
a.被动免疫:对家庭内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婴幼儿,应于接触后一周内肌肉注射丙种球蛋白,剂量为每千克体重0.02~0.05ml,有一定预防作用。
b.主动免疫:甲肝减毒活疫苗及灭活疫苗已研制成功,动物实验和人体应用,证明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可以广泛应用。
甲肝是我国法定的常见急性传染病之一,甲肝病毒主要通过病人或隐性感染者粪便污染的食物、水和物品传播。
因甲肝病毒在肝脏中复制导致肝细胞损害,患者常出现发热、厌油、腹痛、腹泻及黄疸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那么甲肝患者饮食上该注意些什么呢?
1.不吃不干净的食物。生吃瓜果要洗净。毛蚶、蛤蜊等水产品可能粘附甲肝病毒,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直接入口的食物如酱菜、凉拌的菜,不要在可能受污染的水中洗涤。
2.自来水和井水都要消毒。加强饮水消毒,不论是自来水,还是井水、河水、塘水都要消毒。如50公斤水加漂粉晶片1片,就可杀灭甲肝病毒;如已有甲肝流行可适当加大漂粉晶用量。
3.讲究餐具茶具的卫生。有肝炎流行时,勿办酒席。因甲肝病人在症状出现之前大便中就有病毒排出,在甲肝流行时自办酒席,宾客中可能有尚未发作的病人,容易引起参宴者甲肝爆发。
4.可用中草药预防。服用垂柳汤:取新鲜嫩垂柳枝连叶100克,加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分2次服,连服4天;口服板蓝根冲剂:成人每次1袋(或1块,每日2次,开水冲服,连服5~10天。儿童减半。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