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甲肝 > 研究人员发现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

研究人员发现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

2016-10-28 来源:医脉通肝脏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甲肝病毒(HAV)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HAV遍布全世界,经粪-口途径传播。HAV感染可出现恶心、胃痛、发热、咽喉痛、头疼和腹泻等症状。

  一直以来,肝炎研究人员认为身体的免疫细胞攻击肝脏中的病毒感染细胞,引起甲型肝炎病毒(HAV)和其他肝炎病毒相关的急性肝损伤。然而,来自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甲肝病毒感染细胞的内在的、即时的反应导致了肝脏炎症。这些结果发表在Science杂志上。

  “甲肝病毒在被感染的细胞中引发抗病毒反应,从而激活一种预先存在的细胞死亡通路,”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医学院医学教授StanleyLemon博士指出,“事实上,这种细胞通过自杀与病毒同归于尽来拯救宿主。这会导致肝脏内产生炎症。”

  甲肝病毒(HAV)可通过注射疫苗来预防。HAV遍布全世界,经粪-口途径传播。HAV感染可出现恶心、胃痛、发热、咽喉痛、头疼和腹泻等症状。HAV感染者也可能并不表现任何症状,但会在2-4周内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HAV感染并不导致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等慢性肝病。但是在少数情形下,它能够导致致命性的急性肝功能衰竭。

  除了识别出HAV导致急性肝损伤的机制之外,研究人员还建立了一种新的HAV感染动物模型。几十年来,科学家们认为仅仅灵长类动物会感染HAV。然而,当研究人员以小鼠为动物模型,破坏其体内的内在细胞抗病毒反应时,他们发现HAV能够跨物种传播。

  Lemon指出,“HAV感染小鼠在于破坏小鼠的干扰素系统,而HAV不能够依靠自身破坏小鼠的干扰素系统。宿主物种跨越对病毒出现非常重要,而人们尚不了解控制这种跨越发生几率的因素。我们将宿主干扰素系统识别为宿主物种跨越的一大障碍。”

  UNC研究小组如今准备探究,非特异性的“先天性”和特异性的“适应性”免疫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最终控制HAV感染和将病毒从宿主体内清除。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