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护理 > 常见误区 > 肝炎10大错误观点 患者需学会定期体检

肝炎10大错误观点 患者需学会定期体检

2015-12-30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常见的肝炎误区,对肝炎的误解主要都有什么呢?相信很多人都有此疑问吧,慢性肝炎发病后因认识错误而不及时就医,不幸又治疗不规范,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专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常见的肝炎误区吧。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但肝脏病变在早期常常会被人忽视。由于很多人并不了解肝炎的感染方式和诊断治疗方法,所以在诊治方面存在很多误区。及时检查对于肝炎的防治非常重要。先看看我们对肝炎都存在哪些错误的看法吧!

  观点一:“如果乙肝传染性那么厉害,全世界都得乙肝了”

  【事实】不知道为什么要全世界得了乙肝才能证明乙肝传染性厉害?在中国这样的高流行国家,超过一半的人一生中曾经感染过乙肝(也有数据说中国超过6成的人一生中曾经感染过乙肝),这就是说,居住在中国这样的高流行国家一生中感染乙肝的总和概率不低于0.5,这是一个奇高无比的感染率。

  不过,感染后并不一定成为携带者,感染后是否成为携带者要视不同年龄群体甚至不同个人的免疫力而定。根据美国乙肝基金会,围产期婴幼儿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90%;儿童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50%;成年人感染后成为携带者的几率是10%。

  观点二:“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疾病,因此不通过消化道传染”;“共餐不会传播乙肝”;“乙肝只通过血液传染”

  【事实】一起吃饭一般情况下不会传染乙肝。这样说主要是要区分乙肝和甲肝的传染途径。甲肝是消化道传染疾病,可以通过食物和水传染,也就是说,被甲肝病毒污染的食物和水,进入完好没有破损的消化道仍可引起传染。乙肝就不一样,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食物,进入完好没有破损的消化道是不会引起传染的,所以乙肝不是消化道传染疾病。

  不过,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食物,进入有粘膜破损的消化道是会引起传染的。而且要是携带者和易感者都有口腔溃疡的话,被血液污染的唾液进入破损的口腔消化道粘膜更会引起传染,这种可能性不低,因为中国人口腔健康状况普遍不佳,74%的中国人都患有龋齿、牙龈炎、牙周疾病或口腔溃疡(《人民日报》,2008)。

  观点三:“唾液不会传染乙肝”;“要吃一升(或一桶)唾液才然感染乙肝”;“唾液病毒浓度低因此没有传染性”

  【事实】唾液中HBV DNA水平并不低,荷兰科学家发现(Journal of Clinical Virology,2004)从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和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看,唾液HBV DNA水平只比血清HBV DNA水平差一个数量级,即血清HBV DNA水平中位数约为唾液HBV DNA水平中位数的10倍。

  关于唾液的传染性

  A、据2004年,荷兰科学家《临床病毒学学报》)报道,唾液HBV-DNA的水平比血液HBV-DNA的水平低一个数量级。

  B、血液传染性:血液中病毒颗粒浓度达到1000--10000个/ml时,即可引起传染【流行病学(第5版 2003年) 卫生部高校教材】;传播乙肝病毒所需血量非常微少,0.0001-0.0000001ml血量即可引起传染【传染病学(第3版)主编 王季午】——由此计算一下,可知血液传染需要的病毒量非常之低。

  根据血液数据计算出来的唾液数据:

  A、唾液中病毒颗粒浓度达到1000---10000个/ml时,可引起传染(与血液数据一样);

  B、传播乙肝病毒所需唾液量为0.001-0.000001ml(是血液数据的十倍);

  结果:唾液传染需要病毒数和血液传染需要病毒数一样。

  观点四:“唾液要通过破损的口腔,需要很大的创口才行”

  【事实】HBV不能通过正常的皮肤或粘膜屏障。皮肤或粘膜屏障的破损——可能是极其微小和忽略不计的——是引起传播所需要的。(WHO 2002年的manual)

  也就是说,极其微小的创口也可能引起传播

  观点五:“只有甲肝才需要分餐,乙肝携带者不需要分餐”

  【事实】这是错的,如果是甲肝的话,就不是分餐不分餐的问题了,而是要吃煮熟的食物不吃生食的问题。

  观点六:“乙肝携带者肝功能正常就没有传染性”

  【事实】传染性主要要看血清的HBV DNA是否阳性及载毒量,其它体液的传染性也要看每种体液的HBV DNA是否阳性及载毒量。肝功能正常的携带者完全可能血液或体液的HBV DNA载毒量很高从而传染性很高。

  观点七:“急性乙肝发作前的潜伏期没有传染性”

  【事实】在急性乙肝发作前的数周内和发作期间均有传染性。

  观点八:“乙肝病毒不能间接传播”

  【事实】乙肝病毒是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的。乙肝病毒传染性是艾滋病的50-100倍。艾滋病毒在体外几乎没有生存的能力因而没有间接接触传播的可能性。但乙肝病毒在体外各种器物表面可以生存7天以上而不失传染性,是可以间接传染的。

  HBV能稳定的附着于周围物体表面长达7天,(当附着于这些无生命的物体,诸如,牙刷、奶瓶、玩具、剃须刀、餐具、医院设施及其它物品表面的)HBV与(易感者)破损的黏膜或皮肤相接触时,HBV 间接种植(传播)就发生。

  简而言之,HBV 能稳定的附着于任何物体表面约7天而不失其传染性,如桌面、剃须刀片、血迹等

  观点九:“中国有那么多携带者主要是因为70年代末80年代初共用注射针头”

  【事实】中国有那么多携带者主要是因为母婴垂直传播和对婴幼儿、儿童的水平传播,共用注射针头只是儿童水平传播的一个途径,不能解释中国这么高的携带比例。从其他东亚社会看,许多东亚社会(如台湾、香港、日本、韩国等)或现在有或曾经达到过与中国类似的携带比例,这也足以说明用水平传播的一条途径来说明中国的携带率是不对的。

  观点十:“世界卫生组织说乙肝只有三个传染途径”

  【事实】原话是说有三个“主要”传染途径,同时WHO也承认有35%的感染病例传染源传染途径未明,即不能用parenteral、sexual和perinatal这三个途径来解释。

  定期检查 勿陷肝炎误区

  正常人要定期体检,以便早期发现肝脏病变,而有肝病的患者更应积极做好定期检查复诊,以防肝病复发。病毒性肝炎发病十分隐匿,多数患者症状轻微,甚至没有症状,需要定期体检才能发现病情。

  对于病毒性肝病患者来说,首要的检查就是生化检查与病毒学检查,常规的检查项目包括乙肝五项、丙肝抗体检测、肝功、肾功、血糖、血脂、胆碱酯酶。做肝功能检查者前一天的晚餐应避免饮酒,晚上9时后不要再进食,检查当天不能吃早餐、不能喝水,空腹采血。

  肝病患者应该定期进行检查,但一些人存在不检、少检或漏检的问题,这使得医生不能准确判断患者的病情变化。在治疗方面,一些患者因认知度不够,认为乙肝没症状就不需治疗。

  以肝功正常的小三阳为例,很多患者甚至医生都认为不需要治疗。但临床发现,有些小三阳患者的肝功虽然正常,但病毒仍有复制,如果不治疗会使肝脏损伤加重。

  只有规范治疗、坚持随访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一些患者盲目治疗,病急乱投医或滥用偏方,不仅不能减轻病变,还可能造成严重的肝损害。

  盲目用药或忽视治疗都可能加速肝病发展三部曲:肝炎、肝硬化、肝癌。只有通过专家确诊,制定针对性的规范治疗方案并跟踪监测,患者才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