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治疗 > 就医指南 > 双环醇治疗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的机制探讨

双环醇治疗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的机制探讨

2015-11-2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双环醇能有效抑制ALD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对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肝脏细胞结构损伤及肝功能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近期,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药学部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探讨双环醇治疗大鼠慢性酒精性肝病(ALD)的可能机制。研究指出,双环醇能有效抑制ALD导致的肝脏脂肪堆积,对酒精引起的肝组织、肝脏细胞结构损伤及肝功能损伤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该文发表在2015年第15期《实用临床医药杂志》上。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干预组,各24只。模型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白酒灌胃造模,干预组于第4周开始每日加用双环醇灌胃,200 mg/(kg·d),连续给药4周;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模型组肝脏呈进行性肝细胞损伤坏死及脂肪变性,干预组给药后病变程度显著轻于模型组大鼠。模型组第6、8周肝脏谷胱甘肽(GSH)含量及乙醛脱氢酶(ALDH)活性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组第6周GSH含量低于对照组,高于模型组(P<0.05),第8周GSH含量及乙醇脱氢酶(ADH)、ALDH活性均高于模型组(P<0.05)。第6周,模型组大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胆固醇(TG)、甘油三酯(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干预组大鼠TG低于模型组(P<0.01)。第8周,模型组大鼠血清各指标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上述各指标与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