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体检中,有些人被检出有肝囊肿,便忧心忡忡。其实,肝囊肿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病变,病因多数为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少数情况为后天因素所致,如肝内某个胆小管由于炎症水肿瘢痕或结石阻塞引起胆汁潴留。
肝囊肿的好发人群多见于中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有家族集中性发病倾向。大多数肝囊肿无症状。肝囊肿生长缓慢,临床表现因囊肿位置、大小、数目、有无压迫邻近器官,以及有无并发症而异。多数患者基本无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有腹部不适或疼痛,这可能是由于囊肿位置表浅,与膈肌或腹膜摩擦所致。当巨大肝囊肿挤压周围脏器时,患者会感到有腹部不适、呼吸不畅、消化不良等症状。
肝囊肿的诊断并不难,B超或CT均可明确诊断,必要时行核磁共振扫描。诊断时需与肝包虫囊肿、肝脓肿、肝癌或肝转移癌鉴别。肝包虫囊肿非常少见;肝脓肿有发热、血常规白细胞升高;影像学检查容易与肝癌或肝转移癌鉴别。
不少人对体检中发现的肝囊肿感到不安,担心其会不会癌变。其实,肝囊肿不是肿瘤也不会恶变。肝囊肿多数呈球形,外壳是纤维性囊壁,其内充满清亮、无色或蛋黄色、无细胞成分的囊液。大多数直径仅1—2厘米,长期处于静止状态,不长大,少数囊肿可以长得很大,直径可达10—20厘米,酷似盛满水的气球。肝囊肿可单发,也可以多发。一般情况下,肝囊肿不破裂、不出血、不感染,也不恶变。仅少数患者可能会发生囊内出血,致使囊液呈血性或伴血块,有时可继发感染。极少数情况下,肝囊肿可并发囊肿感染、出血、破裂、扭转,表现为突发性腹部剧烈疼痛、高热,或出现腹膜炎的症状和体征。相当一部分患者可合并多囊肾,出现高血压、血尿、肾区痛、肾功能不全等症状。因此,发现肝囊肿后,应注意检查肾脏情况。
多数肝囊肿无需治疗,但建议定期复查。肝囊肿对多数患者无威胁,一般不需要处理,无有效的药物疗法;甚少自发破裂,即使破裂,囊肿内流出的液体对人体也无害;可以正常工作和运动,无需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及工作环境;由于至今尚未发现肝囊肿的形成与某些食物有关,故无需忌口。但为了观察囊肿的变化情况,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做一次B超检查。但有些特殊情况需及时治疗,如囊肿直径超过10厘米,容易引起压迫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可考虑手术或腹腔镜治疗。总之,应在医生指导下科学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