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治疗 > 就医指南 > 非妊娠特期有肝病的诊治

非妊娠特期有肝病的诊治

2015-08-08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妊娠肝病是孕妇的常见病,轻者可表现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重者可致死。诊治此类肝病,涉及妇产科、感染科和肝病科等多学科领域,加强多学科间的合作,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孕妇严重肝病的发生,降低严重肝病患者的死亡率。


  妊娠相关死亡的前五位疾病分别排序:产科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妊娠期心脏病、羊水栓塞和产褥感染,并不包括妊娠期肝病。然而,某些妊娠期肝病属于急重症,比如急性妊娠脂肪肝和妊娠期发生的重症肝炎。所幸重症肝病的发病率不高,抢救成功率也相对较高。不过,肝损害在孕妇中较为常见,病情轻重不等是不容忽视的。

  妊娠期肝病分为两大类,即妊娠特有肝病和非妊娠特有肝病。所谓妊娠期特有肝病是指只仅发生在妊娠期的肝脏损害;而非妊娠特有肝病则是指与妊娠本身无关一类肝脏疾病,包括怀孕前业已存在的急慢性肝病和怀孕后发生的急性肝病,后者以急性病毒性肝炎和药物性肝损伤较多见。

  在育龄妇女,慢性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疗的问题一直有争议,目前的观点逐渐趋于一致,即主张在孕前或孕后实施阻断。需要指出的是,患有慢性乙型肝炎的女性,如果在怀孕前或怀孕中,未经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即使在新生儿出生时注射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仍有5%左右的胎儿发生宫内乙肝病毒感染;而患慢性丙型肝炎的女性,如果未能在孕前给予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母婴垂直传播丙型肝炎的可能性在6%~30%之间。另外,对于病情处于活动期的慢性病毒性肝炎,在怀孕期间,因孕妇的肝脏负担加重,可能会诱导肝病加重,甚至发生肝衰竭。因此,对于患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女性,医生必须在患者怀孕前,充分地与备孕患者进行交流沟通,告知肝脏损害、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以及抗病毒药物对胎儿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三者之间的关系。

  肝硬化并非怀孕的绝对禁忌症,但是怀孕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其中,由于怀孕后门脉压力增加,对于合并严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诱导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对于那些无法去除病因,而且肝硬化仍然处于进展阶段的女性患者,应避免受孕。有报道,此类患者经过分流或血管套扎术后再受孕,可降低怀孕后出血的发生率。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或慢性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当疾病处于代偿期时,均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长期治疗后甚至有可能逆转肝硬化,但是有关肝硬化女性受孕的研究报告不多,有待积累资料。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虽然有少数成功怀孕和生产的报道,但是该类患者受孕后承担的风险极大,应积极劝阻其受孕。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类独特的免疫损害性疾病,较多见于育龄(年轻)女性,并非受孕的禁忌症,但可能会由于肝炎的活动、肝病严重而不排卵,从而导致受孕困难,经过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治疗后可获得生殖能力。据报道,少数患者在怀孕后疾病可获得缓解,但分娩后疾病又可复燃。又据报道,接受小剂量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治疗的孕妇,其胎儿的畸形发生率不高于正常孕妇,但这类患者的产科并发症有可能增加。因此,对患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孕妇,应更加重视或有的放矢地进行产前检查或监测,并给予适当的保肝治疗。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亦属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然而,长期以来,“肝硬化”一词不仅误导了患者,也误导了医务人员,尤其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负担,显然也给育龄妇女或孕妇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早期PBC在病理上完全没有肝硬化的组织学改变。早年命名为“肝硬化”,是因为对该病的认识不足,直到发展为肝硬化的阶段,才获得确诊。目前认为PBC在病理上可分为四期,仅有病理Ⅳ期的患者存在肝硬化,Ⅰ~Ⅲ期患者的则主要表现为中小胆管的慢性非化脓性炎症和损伤。随着临床医师对该疾病认识的加深及诊断水平的提高,临床工作中确诊的Ⅰ~Ⅲ期的患者日益增多。2014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消化病研究所马雄教授,在欧洲肝病年会上首次倡议废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建议更名为“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或原发性胆汁性胆汁淤积(Primary Biliary Cholestasis)”。熊去氧胆酸可以有效的控制PBC的病情发展,是目前治疗PBC的首选药物,在非孕妇中使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有报道认为其对胎儿是安全的,但目前的证据尚不充分,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类急性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有较高的流行率,主要通过水源和食物传播,但在孕妇可以通过胎盘传播给宫内胎儿。该病虽同样为急性肝炎,但比甲型肝炎严重,预后比甲型肝炎差,患病后病死率在0.5%~4%之间。而孕妇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其死亡率高达20%!妊娠晚期感染戊型肝炎病毒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戊型肝炎所致的爆发性肝炎,临床表现和过程与AFLP十分相似,鉴别有赖于病原学诊断。产科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对孕妇合并戊型肝炎有足够的认识。目前已经成功开发了戊肝病毒疫苗,但尚未广泛开展接种。育龄女性可考虑接种戊肝疫苗。

  妊娠肝病是孕妇的常见病,轻者可表现为一过性转氨酶升高,重者可致死。临床上,妊娠期特有的肝病和非妊娠期特有肝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处理方法和预后方面,均有较大差别。诊治此类肝病,涉及妇产科、感染科和肝病科等多学科领域,加强多学科间的合作,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减少孕妇严重肝病的发生,降低严重肝病患者的死亡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