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戊肝防控,我们在做什么

戊肝防控,我们在做什么

2015-08-03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戊肝的传染源很广泛,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还可通过输血及母婴途径传播。除人之外,一些家养的动物,猪、马、牛、羊、鸡等十余种动物都是戊肝病毒的宿主,蛤、牡蛎、贝类、蟹等水产品也可以携带戊肝病毒,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动物内脏和海产品都有可能感染戊肝病毒。

  接连下了几天阵雨,但天气仍闷得出奇。一支由市、县两级疾控流行病学调查人员组成的特别小组,依旧奔走在巷陌田间,采集猪胆汁、粪便、污水等标本,调查研究我市戊肝病毒的传播链条。

  “当前,全球每年有2000多万人感染戊肝病毒,300多万人发病,5.7万人死亡。我国是戊肝高流行区之一,沿海地区的防控形势尤其严峻。”刚刚从中华预防医学会在新疆喀什召开的“戊肝防控助力一带一路健康发展高峰论坛”上赶回来的市疾控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郑俊杰受访时表示,目前,国家非常重视戊肝防控工作,将建立全国戊肝监测网络,开展戊肝研究,还将在发病率较高的地区深入开展戊肝监测和防控工作,进一步保障“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人民健康。

  烟台,义不容辞地承担了国家级戊肝监测项目,从2008年就率先在全国建立起覆盖所有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戊肝监测网络,对医疗机构发现的所有疑似戊肝病例,疾控机构能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核实及疫点处置。更令人瞩目的是,市疾控中心与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中心、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环境实验室合作研究,首次获得了中国人种戊肝病毒的基因全序列。

  应对戊肝,烟台已然铺开一张缜密的防控大网。

  联防联控戊肝防控刻不容缓

  “我市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卫计委、宣传部、教体局、畜牧兽医局等多部门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

  很多市民谈甲肝、乙肝色变,对戊肝却一无所知。对此,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姜梅表示,“目前看,戊肝的危害性被严重低估了。”“我国是肝炎大国,在病毒性肝炎的大家族中,除了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外,还有一位重要的成员叫戊型肝炎。水和食物污染都可引起戊肝发病。我国新疆共发生过3次戊肝暴发,主要是饮用水污染引起,1986年新疆南部地区戊肝大流行发病近12万例,死亡707例,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一次戊肝流行,严重危害群众健康。我市一直以来以食物引起的发病为主,因此大多数为散发病例。”姜梅介绍说,戊肝病毒是已知的病毒性肝炎中发现最晚的病毒,公众普遍缺乏对戊肝病毒的认识,近九成市民未听说过戊肝。而实际上,来自全国的疫情数据显示,全国戊肝发病例数已连续两年超过甲肝,呈逐年上升趋势,成为急性病毒性肝炎的首要病因。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全省范围来看,沿海地区的防控形势尤为严峻,发病率远远高于内陆,病例数占了全省的半数以上。

  原因何在?

  这要从戊肝病毒和其传播途径说起。

  据了解,戊肝危害远高于最早发现的甲肝,病死率约为甲肝的10倍。“戊肝平均潜伏期40天,感染后一般发病急,通常表现为发热、疲乏、食欲不振,有时伴有肝脾肿大、肝区压痛等”,姜梅说,感染后更容易出现黄疸,表现为眼白、黏膜及皮肤组织黄染,小便呈茶褐色,重症患者会出现极度乏力、呕吐、意识不清、肝衰竭乃至死亡。

  研究发现,戊肝的传染源很广泛,主要经消化道传播,还可通过输血及母婴途径传播。除人之外,一些家养的动物,猪、马、牛、羊、鸡等十余种动物都是戊肝病毒的宿主,蛤、牡蛎、贝类、蟹等水产品也可以携带戊肝病毒,食用生的或未煮熟的肉类、动物内脏和海产品都有可能感染戊肝病毒。“从这个意义上说,沿海城市的居民多喜食海产品,正值夏季,市民又喜欢在街边吃烧烤或者生吃海鲜,这都造成了沿海地区的戊肝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姜梅告诉记者,多年的监测也发现,我市各县市区均有戊肝发生,疫情沿黄海由南向东、向北沿海岸线逐步扩散。

  烟台作为一座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疫情的防控尤为迫切。据悉,我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戊肝防控工作。市政府已将戊肝防控纳入政府重点传染病防控,成立由分管市长任组长,41个成员单位负责人为组员的传染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卫计委、宣传部、教体局、畜牧局等多部门参与的联防联控机制,为防控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疫情监测烟台疾控在行动

  “建立起覆盖所有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戊肝监测网络。”

  稳扎稳打,方能从容应之。

  早在2008年,市疾控中心就在全市建立起覆盖所有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的戊肝监测网络,对所有疑似戊肝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核实和疫点处置。同时,开展了沿海地区戊肝发病危险因素、人群感染状况、戊肝疾病负担等基线研究,掌握了戊肝的流行模式,确定本地戊肝病毒基因型别。

  牵手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环境实验室开展合作研究,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尽管戊肝是传染病防控的处女地,很少有可借鉴的经验,但大家都坚持下来了,而且取得了令人欣慰的结果。”郑俊杰主任由衷地说。

  据她介绍,2009年,市疾控中心正式与厦门大学国家传染病诊断中心和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环境实验室开展合作,期间完成了数千份戊肝病例资料的收集、录入、审核、分析及病人血、粪便标本的收集工作。为查找戊肝病毒,需要采集猪胆汁和猪粪便等标本,市疾控中心免疫预防科的同志们顶着酷暑到养猪场采集标本,更远赴厦门大学进行戊肝病毒检测,摸索标本采集处理方法和实验室检测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的研究成果令国家疾控部门感到震惊:首次获得了中国人种戊肝病毒的基因全序列,发现戊肝病毒iv型a亚型是我市本地致病株,此研究结果为国家戊肝疾病的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事实上,应对严峻的戊肝防控形势,烟台疾控一直在行动:

  ―――依托大疫情监测网络,建立覆盖全市的戊肝监测系统。在全市298个疫情网络直报单位(医疗机构)中设立298名戊肝疫情专报员,对本医疗机构发现的所有疑似病例,进行网上报告,并协助开展病例调查和标本采集,摸清戊肝的传播途径,查找危险因素;

  ―――依托13个县市区疾控中心,成立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队。每个县市区培训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员和数据录入员,对工作队成员开展定期培训以及质量控制。所有监测病例要在病例报告后及时按照统一的调查表进行个案调查,采集病人血清标本和粪便标本进行检测。

  ―――经过几年努力,建立了烟台市戊肝监测大数据,摸清了社区人群感染率、重点人群感染率、动物感染率,首次获得了本地戊肝病毒核酸基因型。

  ……

  扎实的理论研究与专业的流行病学调查,换来了这些看似平常却极具指导意义的数据:

  多因素研究显示,食用不洁食物(如未煮熟贝类、肉类)、喝生水、喝酒、外出就餐是戊肝发病的危险因素;除人外,猪、牛、狗、羊等家养动物也可以感染戊肝病毒。人群感染戊肝病毒后,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症状越重,病死率越高。

  目前,结合世界肝炎日的宣传,市疾控中心已派出专业团队深入社区、养猪场等场所,开展新一轮的戊肝防病宣传,让研究成果惠及更多港城市民。

  “重点”突破特殊人群要警惕

  “戊肝对孕妇、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和婴幼儿杀伤力更强。”

  时值盛夏,很多市民都喜欢全家一起出去喝啤酒吃烧烤。家住开发区的刘勇一家,却因此“惹上了麻烦”。

  原来,不久前,刘勇的父亲突然发起高烧,测温达到39℃左右。本以为得了普通感冒,就去附近医院开了消炎药跟退烧药,发烧虽缓解了,但人还是很倦怠,浑身没劲,皮肤也泛黄。

  几天过去了,眼看着老人的情况不见好转,刘勇又带父亲去医院做了个全身检查。“这回查了肝功能,发现竟是得了戊肝。”当时疑惑不已的刘勇说,“戊肝是个什么病?怎么传染的?之前从没听说过。”

  在市疾控专家的帮助下,刘勇找到了答案:一个月前,刘勇曾带父亲到海边游玩,还在附近的烧烤摊吃了顿烧烤,“都是吃了不洁或者没煮熟的肉串惹的祸”。既然一起吃的烧烤,刘勇为何没有出现戊肝症状?对此,专家表示,戊肝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群对戊肝病毒普遍易感,但老人、孕妇、儿童等抵抗力、免疫力相对低的群体更容易感染。儿童感染后,多表现为亚临床型,成人则多为临床型,戊肝病毒对孕妇、慢性肝病患者、老年人杀伤力更强。

  时间回到今年春节,莱山区一家三口从外地回烟过春节时,也曾因为外出就餐食用不洁的食物而全部染上戊肝病毒。相比起来,家里老人和孩子的症状要更重一些。“经过持续跟踪调查,我们发现戊肝发病以中老年人为主,老年人占发病的7成以上,且一半以上的人合并有基础疾病,因此感染后一般症状较重。”姜梅介绍说,孕妇感染戊肝则会引起胎儿流产、早产、死胎,1/3感染孕妇自身会出现重型肝炎,死亡率更是高达20%。自身已是慢性肝病患者的市民,44%-83%有重叠感染戊肝的风险,而且容易形成重症,感染后死亡率高达75%。

  对老人、孕妇等重点人员的防治,直接关系到全市戊型肝炎的防控水平,一直是我市戊肝防控的重中之重。眼下,市疾控部门已建立起戊肝宣传专业团队,利用“健康教育大讲堂”,进社区、乡村、猪场等场所针对重点人群开展防病宣传,还精心制作了戊肝flash宣传片在182个预防接种门诊滚动播放。“肝炎,是世界性重点防治疾病。发现最晚的戊肝,近年来也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郑俊杰主任说,下一步,市疾控中心重心将在开展戊肝监测、防控科研、戊肝疫苗等多个方面发力,积极发动和协调各方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我市的肝炎防治工作,让烟台人的生活远离肝病困扰。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