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形成尿道憩室和结石时,女性病人多表现下尿路感染症状,有尿频、排尿疼痛、夜尿多、脓尿及血尿,性交疼痛为突出症状。男性病人多为尿道有分泌物及尿痛,在阴茎下方可触及一个逐渐增大且较硬的肿物,有明显压痛,但无排尿梗阻。
尿道结石的生长过程非常漫长,但是结石一旦生成,将对肾脏带来很大的损害,尿石症对健康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结石对尿道的局部损伤,结石引起尿道梗阻和并发尿道感染这三方面:
一、尿道感染
结石所造成的尿液的梗阻就为细菌提供了生长的条件,所以大部分病人都会有尿道感染。尿道感染长并发细菌感染,肾积水继法感染后可形成肾积脓,严重的尿道感染还可能造成败血病,威胁人的生命。另外,尿道感染又促进结石的形成,使原有的结石迅速增加。
二、尿道梗阻
肾、输尿管结石最容易在肾盂输尿管连接处,输尿管跨过髂血管和输尿管部位停留,引起尿道梗阻。尿道梗阻后,梗阻以上的输尿管和肾盂就会扩张、积水,肾脏积水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肾积水。肾积水时,肾脏实质受到挤压,影响肾功能,如果肾积水长期没有解决,可使整个肾脏功能丧失功能。要是双侧尿道都有梗阻的话,就会导致尿毒症。
三、局部损伤
小的结石,可以在尿道内自由活动,容易磨伤尿道粘膜引起出血、肾绞痛,但是这种局部损伤还是比较轻的。大的比较固定的或鹿角性的尿结石,虽然疼痛并不厉害,但可长期压迫尿道粘膜,使上皮脱落、组织溃疡,以至结石与输尿管管壁形成粘连,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癌变。
四、肾功能损害
结石造成梗阻,特别是输尿管结石长期梗阻会造成肾积水,肾功能会受到损害,等到肾功能完全丧失以后即使把结石取出来或者击碎也不能使肾功能再恢复。
六、肿瘤
结石对尿道的长期刺激会使尿道上皮发生质的变化,会引发肿瘤,患肿瘤时会出现血尿,但病人往往认为是结石造成的。
另外尿道结石也会造成非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上皮病变,总之泌尿系结石对人体危害很大,应当早发现、早治疗、早预防的治疗原则,到正规的医院就诊治疗,积极预防。多饮水,在肾区热敷,长洗热水澡,都是有利于排石的。
当心药物引发尿道结石
尿石症的危害性,结石能引起肾、输尿管、膀胱、尿道的梗阻,若梗阻能及时解除,对肾功能影响不大;若梗阻时间过长,肾组织严重破坏,则功能难以恢复,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结石对肾功能的影响,也可通过梗阻导致严重的泌尿系感染,而引起肾功能衰竭。
过去,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尿石症患者延误诊治,导致肾功能衰竭者颇为常见。近10多年来,由于经济条件的改善,诊治技术的普及和提高,肾结石引起的肾功能衰竭已日渐减少,且致终末期肾病者多在55岁以上。
人体中某些物质成分由于不能继续分解被人体所吸收,导致从体液中析出,形成晶体颗粒,由此我们称其为结石。当结石发生于肾脏,我们就称其为肾结石;当结石发生于胆囊我们就称其为胆结石。
人体的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肾脏与输尿管依人体中轴线对称配置,尿液从肾脏产生后经输尿管、膀胱、尿道排出,在这一器官中存在的结石我们称为泌尿系结石,又称为尿石症。
人体产生结石。有的病人疼痛难忍,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许多不便,有的患者浑然不知,即使无明显症状的患者,当诊断为泌尿系结石后,也应及时治疗,避免延误而造成实质器官损害。尿道结石,但药物可以引起尿道结石却不太被人们所熟悉。
可以引起尿道结石的药物主要有下列几种:
(1)碱性药物
在治疗溃疡病时,大量饮用牛乳和服用碱性药物,可引起乳碱综合症。这时尿钙增多、尿pH升高,容易形成碳酸盐结石。
(2)乙酰唑胺
结构类似磺胺,为碳酸酐酶抑制剂,是一种弱的作用于近曲小管的利尿药。主要用于治疗清光眼。它主要以圆形由肾小管分泌排出体外。能影响尿在远曲小管内的酸化,可使尿枸?排泄显著减少,促使碳酸钙趁机于肾小管及肾盂内,导致组织钙化及碳酸钙结石形成。
(3)磺胺类药物
主要有磺胺噻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唑等。这些药物在尿中的溶解度比较低,有的形成溶解度更低的乙酰化合物,有的本身就可以形成尿道结石。一般只要在服用磺胺类药物时加用碱性药物就可以避免尿道结石形成。
(4)增加草酸排泄的药物
如维生素C、阿司匹林等。
(5)皮质类固醇
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可引起高钙尿并形成尿道结石。
(6)其他药物
如氨苯蝶啶、甘氨苯喹、吡醇羟乙酯等服用后也会引起尿道结石形成。
如果您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问请添加微信公众号:健客健康咨询,健客健康咨询为各位朋友提供全面专业的疾病咨询和健康资讯,健客健康咨询真诚为您服务。健客宗旨:让每一个人更健康。